隨後的一個月中,東方一葉開始潛心地研究家傳的武學。白天,他將研究的成果運用到三十名弟子的身上,晚上,再認真地領悟那六式奇異身法的奧秘。當日在丹巴大師的秘修洞中所領悟的身法,已為他打開了一扇大門,隻是由於時間緊迫,並沒有坐下來認真地體悟和琢磨。這一次形式所迫,逼著他坐下來一點一點的總結和整理,頓使他有了更常深入地理解和體會。
家傳六式,其實並不隻是六個動作。在他從小開始修煉時,他所能體會到的隻是粗淺的呼吸吐納之法,氣息的運用為他積累了充足的體力,不知不覺中在改造著他的體質。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母親隻讓他專注於吐納呼吸,反而從根本上將他的智力和體力開發到了極致,為他將來的發展和進步留下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固原長城之上,開始了第一次蛻變,將自己的靈識與天地自然之力相交,有了從未有過的體悟;舊村祠堂之內,在天井之處,吸收了大量的天地靈氣,讓靈識無比壯大;蓮花山丹巴大師的洞中,他無意間激發了自身的靈識之海,開始了第二次蛻變,這一次蛻變由內而外,六式演化為六形,六種身法出現在東方一葉的腦海中,這一次蛻變讓東方一葉猛然意識到,家傳六式中隱藏的秘密很多,就目前而言,他所能感知到的就有六形六器六陣法,六種象形不但可以衍生出六種身法,至少還有六種拳法、六種兵器、六種戰陣。至於其它的,暫時東方一葉還感覺不到。但僅僅這樣,已經讓他驚喜異常。
家傳六式,重意不重形,沒有強大的靈識為輔,是無法施行的。但眼下這三十名弟子,皆是一般的技擊高手,重形不重意,要想讓他們領悟六式的精髓,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東方一葉早有對策。當時在去往炎黃武館的前一晚,他已想好如何來調教世俗的高手。
他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鑽研六式中所藏的陣法,可是卻毫無頭緒,仿佛家傳六式中的奧秘隻有在特定的時候才能激發。但畢竟東方一葉已打開這扇大門,雖然還走不進去,但也能依稀看到門中模糊的影子。費一周之功,東方一葉終於能了解其中一種陣法的皮毛。
東方一葉將此陣稱之為蛇褪,主守陣,但卻守中帶攻。是誘敵深入,逐個殲滅的最好方法,恰恰符合東方一葉當前情勢的需求。東方一葉感悟到此陣合適,便全力鑽研,終有所成。但他也明白,體悟這種東西重在機緣,急功近利沒有太大的好處。自己體悟到的這一點陣法恐怕隻是真正蛇褪之陣的十之二三。但已足夠!
東方一葉將三十弟子編成三個組,每組十人,分別由阿玉、阿飛、阿嬌帶領。阿玉性隱善謀,穩得紮實,所以東方一葉將龍形身法教給阿玉的龍組,同時將一套略有所悟的龍形掌法傳給了阿玉。龍組主守,守中反攻。
阿飛性情急躁,衝動善攻,所以東方一葉將虎形身法傳給他的虎組弟子,並將一套虎尾腿法傳給阿飛。虎組主攻。
阿嬌雖然是女子,但卻柔中帶剛,東主一葉便將所有的女弟子撥至她的一組,將蛇形身法傳給她的蛇組,並將一套與之相配的蛇形刁手傳給她。蛇組善打接應,劍走偏鋒。
這三十弟子本身外家拳法不差,悟性極高,東方一葉將自己的家傳六式取三式,結合他們各自的特點,化繁為簡,略去靈識的體悟,而是配合陣法,編成固定的身法套路。雖然與原本的身法不能平日而語,但卻可以擺脫靈識的限製。當然,東方一葉此時並不知道,這家傳六式的真正的威力,許多年之後,他再次回憶起這次辛苦的改編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那感覺就如同是拿著長槍當燒火棍,卻在四處追打著蒼蠅,幼稚到了極點。
但即便如此,在阿玉他們看來,東方一葉所教授的這些東西,真是絕世武學。三種身法雖然招式簡單,入門極易,但越是演練,越是深不可測。他們原來所習的武學,竟然漸漸地被這三種身法所同化,以適應三種身法的需求,以達到融合無間的地步。比如阿玉他們三兄妹,過去同樣習的一種拳法,現在卻變得完全不同。
阿玉使來如龍吟九天,輾轉騰挪,瀟灑異常;在阿飛的手上,卻隻覺得殺伐陣陣、殺氣漫天,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但在阿嬌使出來,卻愈現詭異,劍走偏鋒,神鬼難測。如若配合上東方一葉剛剛領悟出來的六式拳法,那戰力何止提升一倍。這三十弟子此時對東方一葉已佩服的五體投地,更是一心撲在修煉之上,除了吃飯,有的甚至連覺也不敢睡,生怕被其它弟子所超越。
但最令東方一葉感到驚喜的是,二十天後,他竟然發現這三十個弟子的靈識也在隨之增長,雖然極其細微,但卻讓東方一葉對家傳六式的心法多了一層的體悟。這二十餘天裏,他自己也在認真地領悟自己的武學境界,雖然還是不能達到在洞中無意識狀態之下所發揮出的極致功力,但也是獲益良多。
最後十天裏,他開始教授弟子陣法的運用。這才是東方一葉真正的殺手鐧,蛇褪之陣,是一個守陣,但卻守中帶攻,一擊致命,如毒蛇之噬,不攻則已,攻則致命。東方一葉將自己所體悟的陣法要義改造出一個全新的陣法,打破了龍、虎、蛇三組的隊列,形成了十個小陣,每個陣都是虎形主攻,龍形殿後、蛇形側擊,攻可破陣,守可陷敵,攻守有距,進退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