甥舅倆一口氣來到翠仙樓,誰知大門卻緊鎖著。一打聽,才知道今天一早翠仙回了娘家。莘福心裏老大不痛快。吃飯是奔這女人來的,現在人去樓空,哪還有心思跟外甥子這樣的小毛孩坐一起吃吃喝喝。
\t“回去早點歇息吧。”莘福揚了揚手,不再理會外甥子。自己獨自雙手反剪在背後,低頭朝家裏晃晃悠悠走去。
老村長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年輕人像遭了一頭霧水,心裏很是別扭。“哼,不吃拉倒,反正是心意到了”。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獨自嘟囔了幾句,也就匆匆地離開了。
\t一連幾天,翠仙都沒回來,老村長像丟了魂似的,可還得強撐著應付修路。
\t去年因為夥食投毒事件,莘桐和牛萬山暫時被停止了工作。時至今日,雖然恢複了職位,但修路這樣的大事,目前還是由莘福全權負責。說白了,就是他說了算。
\t在村長現場親自督導下,過了沒有幾天,梁家灣主幹道竣工了。這條聯係外界的唯一通道,莘福絲毫不敢有半分疏忽。他稍稍鬆口氣後,讓莘桐著手畫了一幅規劃圖,把村子大小街道悉數囊括其中。
\t別看莘福大字不識幾個,可手捧圖紙瞧了好幾天,竟把那草圖吃了個通透。
\t老村長心裏跟明鏡似的,他清楚的知道主幹道是與外界聯係的唯一通道,更是梁家灣對外的窗口。常言說得好:人靠衣裝馬配鞍。如果把梁家灣比做新人,那主幹道就是穿在外麵的嫁衣。
\t既然是麵子上的事情,就應該舍得下資本,方能迎接八方來的客人。這個八方來客,在莘福眼裏,有一個更為真實的身份,那就是上級領導。
\t莘福當了這麼多年的村官,不盡人意的事做了不少,卻少有翻船背運的時候。究其原由,不過是對領導的深刻領悟。表麵工作要做得好,背後討好要做得巧。這次,自然概莫能外。
\t修完主幹道,就該整修臨街小道了
\t。
\t村民破舊的房屋沒有路沿,終日與沒有硬化的土路親密無間的銜接一處,擁擠在小街道的兩側。每逢刮風下雪,暴雨連綿之時,坑窪不平的小土路,就變成了無處下腳的爛泥潭,屋裏屋外全是混沌一片。即便帶有院落的,也沒錢整修,隻不過是多了一段泥濘罷了。
\t這天一大早,王二嫂閑得無事,立在自家門前,和街對麵的張大哥喊話嘮起嗑來。
\t“這下好了,硬化了街道,咱這門口也能清利一些了。”
\t“嗯,可不是咋的!看看這街麵,羞死個人了。”張大哥扛著鋤頭,正準備下地幹活。
\t“瞅瞅這家門口犄角旮旯,啥東西都有,整天個臭氣衝天的,也沒個倒垃圾的地方。等路修好,咱也能看到豔陽天嘍!”
\t王二嬸斜靠在門棱上,抬起眼,望著白晃晃的太陽,神往著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