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這本書的初衷是我在一個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一篇關於五代十國的文章。具體是那一篇文章現在我想不起來了,但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很是震驚:“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共計五十三年。”也就是說唐朝與宋朝僅僅間隔了五十三年,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是很震驚的。因為在我以往的映象中,唐宋兩朝最起碼間隔要有一百餘年。這就猶如漢高祖劉邦隻比秦始皇贏政大三歲的事情一樣。

我隻是一個普通人罷了,在看到那段文字時,我就萌生出了一個寫五代史的想法。

五代十國不是憑空產生的,要想說清五代史就必須要從晚唐開始說起,但這便讓我吃盡了苦頭。一連撲街了好幾部,撲街的主要原因是原創部分與史實部分的處理。本書所選取的曆史背景隻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三國演義》裏主要人物及線索都是固定的,而五代十國這段曆史人物則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樣很難保不會寫崩,但我還是盡力而為吧!

本書我原創了一個叫唐宋的人物,在之前撲街的那些書裏,我一直試圖讓他做為第一主角。但發現他若為第一主角,則故事節奏將變得很慢。不過,從名字裏就可以看出來,他是要經曆本書全部故事線的重要人物。

故事大體上可分為九大部分,若有遺漏,我還會進行補充:

一,烈火燎原

第一部分始自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終於公元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主要講述王仙芝黃巢起兵致覆滅時的故事,並穿插晚唐朝堂格局及朱溫李克用的早期事跡。

二,梟雄盛宴

第二部分始自公元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終於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七年。這一部分的內容是全書中最複雜的,主要線索有晚唐朝廷的鬥爭及各大軍閥的崛起與紛爭。

三,梁晉爭霸

第三部分始於公元907年(後梁太祖開平元年至公元923年(後梁末帝龍德三年),講述後梁內部鬥爭及與前晉交鋒的故事。

四,伶官天下

第四部分始於公元923年(後唐莊宗同光元年),終於公元926年(後唐莊宗同光四年)。主要講述後唐莊宗李存勖時期的後唐早期朝政格局。

五,後唐兵戈

第五部分始於公元926年(後唐明宗天成元年),終於公元936年(後唐末帝清泰三年)。講述後唐明宗,湣帝,末帝三朝時期的故事。

六,後晉之殤

第六部分始於公元936年(後晉太祖天福元年),終於公元947年(後晉出帝會同十年)。講述了後晉政權從建立到覆滅的過程。

七,漢周交鋒

第七部分始於公元948年(後漢高祖乾佑元年),終於公元954年(後周太祖廣順三年)

講述後漢政權興衰及後周太祖郭威在位時的故事。

八,世宗中興

第八部分始自公元954年(後周世宗顯德元年),終於公元960年(後周恭帝顯德七年)。

這部分以後周世宗柴榮為線索,講述世宗中興的故事。

九,北宋一統

第九部分始於公元960年(宋太宗建隆元年),終於公元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講述北宋一統中原的故事。。

望吾能不忘初心,持之以恒。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