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樂先生招募成功,也意味著先生招滿了。
時光荏苒。
兩位掌櫃在房慕白的許可下,也以最快的速度將太原書院建造完畢。
“二公子,我以前倒是也建過些義學、族塾,但從未見過如此莊嚴肅穆、幽靜典雅的書院,我自己修建完,都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作品。”
房慕白大笑“這還是多虧了你與李掌櫃的手藝高明。”
新招募的先生、跟著房慕白等一起來到剛剛完工的太原書院。氣派肅穆、幽靜典雅又錯落有致的造型,讓眾人也是歎為觀止,紛紛稱讚道不可思議或精妙絕倫。
“二公子、各位,請隨我二人進去參觀。”
眾人移步至院內。對於書院內部的景致更是讚不絕口。
此時正值樹木繁盛、春色怡人的深春美景,兩邊潺潺細流敲擊著鋪墊的鵝暖石,發出咕咕的聲響,枝頭鳥蟲鳴叫的清脆之聲提振這眾人的心情,遠處天井、回廊、軒廊、講堂,依次遞進,逐一而高,更顯得聲勢非凡。
這時李掌櫃給大家介紹道:“各位先生,太原書院是按照二公子的建議建造的。采用磚木結構,從頭門到風雪亭,根據不同用處,也分別采用不同的屋頂設計,包含硬山頂、懸山頂、歇山頂,其中學院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講堂,則采用的是重簷歇山頂,不僅美觀大氣還能防火避雷,另外過了大門,分別在晨鍾暮鼓後麵的唯先齋與藏書樓都分別做了巧妙的設計,比如在先生備課及休憩的唯先齋內,設有可折疊的桌椅及單獨的書架,方便先生使用。而在藏書樓,則做了滿滿當當的書架,並設計出滾輪扶梯,方便先生移動扶梯,拿去藏在高處的書籍。”
這這時房慕白接過話頭“各位先生,我會在三個月內,將上古先賢到本朝年間的鴻儒巨著盡可能及其,讓各位先生能夠在太原書院享受教學讀書所帶來的好興致。”
各位先生聽房慕白這麼說,頓時一個個喜笑顏開,心想來太原書院果然是沒有來錯,如果真如其所言,將書籍收存與書院藏書樓,那太原書院絕對可以稱得上首屈一指。因為從沒有哪個以蒙學為主的,甚至說連童生試都未讀完的書院能夠做到這種存量的書籍。
當然了,後來太原府覺得太原書院完全可以教授更好水平的學生,於是在房慕白同意的情況下將整個童生試(包含:縣考、府考、院考)階段所授之內容都予以開展。
李掌櫃接著說道:“各位先生我們過二門,去講堂看看吧。”
“講堂內的擺設可與以往不同,按二公子要求,設計了個寬三丈半,長五尺餘的木質書板,上附有毛氈打底,可懸掛紙張,用以先生書寫使用。而先生之講壇也做了修改,采用雙層立鬥櫃加鬆木台麵的樣式,先生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自如。”
書院中懸掛了許多,古今大才的名言,有講盡忠愛國的、有言仁義禮信的,不勝枚舉。隻不過在講堂正門口掛的一副楹聯讓各位先生紛紛誇讚。
上聯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下聯為“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李掌櫃介紹說,這幅對子是當時和二公子在商量書院設計時,二公子有感而發,即興吟出的。得知竟是房慕白作的,先生們更是覺得這個年輕人知書達理不簡單。
眾人在兩個掌櫃的帶領下,把書院的角角落落全部轉了一遍,才相繼離去。
院舍建設完成的同時,生員的招募也進展的異常順利。這個結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通過與官府聯合辦學,以及房慕紫的現場答疑,應當是有不錯的效果。所以這一點是在意料之中的,而超出預計的是,子樂先生師從季迪先生的事情自從宣傳出去,一下子在太原甚至整個山西省道被廣泛傳播,太多人慕名前來,導致書院地方有限,無法容納,故終止招募報名。
不過這報名後的結果卻讓房慕白有些大跌眼鏡。
一是生員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小的十歲不到,有的大的都快十五了,而按照大明律法來說,隻要未滿十五均可參加讀書。所以才有了年齡不一,大小不同的生員。
二是參加科舉部分的生員相對在家境上要優於與參加商課的生員,興許是家境更差的父母,期盼的不是孩子入朝為官,而是能夠養家糊口吧。
在即將開院進行開筆破蒙的首次典禮之前,房慕白將除了先生、院工(如:廚子、幫工等)以外的人,在組織結構中又做了最終的修正,修正後院長,也稱山長為子樂先生,副院長為石永泰,級長分別是教授商課的幾個管事,按照學期輪流擔任。因為子樂先生加入,所以做出如此調整,且原本正副院長的職能也進行對調。
洪武七年穀雨。
“有請院長子樂先生給大家宣講。”
子樂先生對於房慕白安排的這個別出心裁的破蒙典禮,覺得很有意思,於是痛快的接受了兩人講話作為儀式的首個環節。
子樂先生師從大儒,學識那是自不必說,而在眾多先生、學子的麵前,那種神態自若、氣定神閑的大家風範更是讓其他夫子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