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神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經驗哲學家阿奎拉
“同學們是不是覺得日常的工作生活太過於平庸,太過於沒有意義?正是因為這種平庸枯燥,我們想尋找一種超越的方式。”
“有人通過吸毒來對抗這種平庸的生活,有人喜歡通過性的放縱來對抗這種平庸的生活,還有人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對抗這種評論的生活。”
“但是大家要知道,有些方法是錯誤的,有些方法是正確的。”
這些話是羅翔演講的時候講的。我覺得放在這裏再好不過了。當然,我整理的時候可能會有字句的差異。
有人問,人這一生到底該追求什麼呢?
追求快樂。
這種觀點也不能說它是錯誤的。我個人認為,人生隻有一次,既然能夠開心,為什麼不保持生活中的一種愉悅,這樣才不會感到疲倦,不會感到人生毫無意義。
李白有詩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但是大家的確應該明白一個觀點:快樂是有質和量的區別的。
“看小黃書快不快樂?好像是挺快樂的。看郭德綱的相聲快不快樂?也挺快樂的。看莎士比亞快不快樂?好像也挺快樂的對吧?”
“就經常問人,如果這三種作品能同樣給你帶來快樂,也就是說,這三種作品你都欣賞過,你都覺得還不錯對吧。”
“那你覺得哪種快樂更讓人快樂?”
接著羅翔老師又接著講:
“當我問絕大多數同學的時候,大部分選的都是郭德綱的相聲,我推斷大有兩類人,一類人是真心想選小黃書,但是覺得不好意思,於是選了郭德綱的相聲;還有一些人想選莎士比亞,但是他們想:老師會不會覺得我在裝啊,於是他們選了什麼?”
“郭德綱。”
“但是我還想問,如果圖書館隻能留下這三部書其中的一部,給你個子孫後代,你會選什麼?”
“即便你真誠的認為小黃書給你帶來了愉悅,郭德綱的相聲給你帶來了快樂,但你隻能留一本書,你會留哪一本?”
“莎士比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越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最大的快樂。因為它跟人的尊嚴是有關係的。
有很多快樂,是放縱的快樂,有很多快樂是降低了人的尊嚴。一種體現人尊嚴的快樂,就是高級快樂,我們之所以讀書,行路,就是希望我們更多的享受什麼呢?
高級快樂。
但你享受高級快樂,並不會失去低級快樂,對吧?
看莎士比亞並不妨礙,看郭德綱的相聲。
但是如果你這眼目隻關注於地下,那你永遠也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的快樂。
一旦你真的做到了向上看,並且一直上看的時候,你就不會在意地下有什麼東西了。
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你會仰望星空,仔細地觀看著明亮美麗的星星,望著皓月當空。
但是你會以同樣的心情盯著看腳下的塵埃嗎??
天空真的好藍,好美。
這才不虛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