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廣輝笑起來,“您可別誣蔑我,我可沒有背後編排人,就算編排,那我也是當麵編排的不是?”
一家人說說笑笑,這時阮華成跟何翠也從他們院兒過來。
阮思嬌隻能回來三天,兩口子昨天就跟廠裏請好假了,這幾天趁著女兒在家,他們要多陪陪她,還有阮文靜。
倆孩子都要上大學走了,這一走就是一個學期不能回來呀。
該置辦的、該準備的,他們這當父母的都得給準備好。
沒一會兒,阮青山跟阮文靜也過來了,還有一個女孩跟他倆一起過來的。
阮思嬌看這女孩的站位,雖然是跟阮青山、阮文靜一起進來,但她明顯更靠近阮青山一點。
這什麼意思,不用想也能明白。
不過看到這個女孩,阮思嬌一下子就想起一個事來。
她是看過這本書的,沒有看到最後,但阮青山大學畢業這一年回來,阮思嬌是有看到的。
她記得書中描寫,阮青山帶回來一個女孩。
當時阮家已經走到瀕臨滅忘的時刻,父母在被阮建國他們算計的那場“意外”裏麵喪生,阮啟明為了替妹妹報仇,跟小混混拉幫結派的,也沒有走正路。
阮老頭和阮老太太白發人送黑發人,一下子就蒼老了很多,卻又被阮建國兩口子指使著,必須給他們幹活,還不給吃飽飯。
阮廣輝和阮寶蓮遠在良種場,他們哪裏知道父母在家裏受的是什麼罪?
就這樣一個家庭,阮青山帶回來的那個女孩卻沒有介意,依然決定跟阮青山在一起,當時鄉裏好多人都說這個女孩是個好樣的。
但誰知道結婚沒多久,女孩懷孕了,再然後,她就生了一個男孩,阮青山臉上總算露出些笑容。
他在省城當了老師,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努力賺錢。
為了能多賺點錢,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阮青山還在課下兼職做家教。
有些學生學習成績差,但是父母是第一批下海經商的,手頭寬裕起來。
老師一個小時兩塊錢的補課費,在那些經商的人眼裏,簡直不算錢。
要知道,阮思嬌和阮廣輝當初在鎮上開的那家雞蛋糕蛋,最初的時候一個月也能有三千來塊錢的收入呢。
有一個開小飯店的,家裏很有錢,是省城裏的第一批萬元戶。
他們生意做得順風順手,唯一的遺憾就是自家孩子學習成績太差。
還有三年就要高考了,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學,將來難道跟他們一樣,開小飯店?
開飯店是挺賺錢的,可這兩口子眼光長遠著呢。
他們覺得自己賺的錢已經夠多的了,孩子最好是能考個好的大學,將來再找一份輕鬆、安逸的工作,反正將來他們兩口子的錢,也全都是他們兒子的嘛。
可兒子偏偏不按照他們規定的路線走,學習上倒是沒少費勁,就是成績不理想。
兩口子在新生入學之後,還專門去見了兒子的班主任,也就是阮青山,向他訴說了自己的煩惱,希望阮青山能夠多管管他家孩子,多給他們家孩子一點照顧。
而且這兩口子也打聽出了阮青山家住在哪裏,在他放學之後特意上門拜訪,女人包裏還裝了五斤肉。
五斤肉也不過六七塊錢,在他們兩口子眼裏,這根本就不算什麼,他們一天賺的,百來斤肉也能買到。
可五斤肉送上門,老師肯定會對兒子另眼相待的吧?
有老師多關心一分,孩子總能進步一點。
大不了,他們兩口子以後多來老師家拜訪。
阮青山此時得了兒子,偏偏媳婦沒奶,正是急用錢的時候。
兩口子一見,當即起了心思,跟阮青山商量,是不是可以放學之後單獨給兒子上幾節課?
學校裏也有晚自習,可那是真的晚自習,老師基本不會講課的,就是讓學生複習當天學的知識,做做練習題。
兩口子了解了這些事,跟阮青山商量,讓他每天放學之後就到他們家,專門給兒子開小灶,看著他學習,遇到不會的題目,老師還能給講講,這樣肯定比他自己在學校裏上自習強的多。
阮青山急用錢,每天晚上從六點到十點陪著學生學習四個小時,就能賺到八塊錢,周未就更多了,兩天下來,兩口子給他五十,再加上周五下午,不上課,林林總總加起來,阮青山一個月能從那兩口子手裏拿到四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