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琵琶語(四)(2 / 2)

一曲奏畢,昭君側馬轉身,笑著搖搖頭,對李婉瑩溫柔的說道:“你會有師傅的,卻不是我!你有你自己的命運!然後,抬手指了指上蒼,諱莫如深的笑道,“一切皆有定數,天機不可泄露!時候也不早了,更深露重,姑娘不如早些歇息吧。恕王嬙先行離去,改日再來看你!”說完,轉身,倏然不見。

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她麵前隻有一堵冰冷的石牆。她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她眼裏看到的是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

公元前202霸王與漢王劉邦在垓下,展開最後的大決戰,劉邦起用韓信為大將,以30萬漢軍的絕對優勢把十萬楚軍緊緊包圍在垓下楚營內。

夜間,劉邦的謀士張良令會楚地方言的漢兵用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動搖楚軍軍心。

項羽聽到楚歌聲以為西楚已失,被困的楚軍則思鄉心切,鬥誌瓦解,紛紛逃散,項羽身邊僅剩下千餘人,於是決定黎明突圍,返回江東,項羽愛妾虞姬自知難於一同突圍,遂自刎於軍中。

項羽騎著烏騅馬,帶領800餘騎兵,終於殺出重圍,渡過淮水時,所隨隻有百餘騎,至陰陵時又迷了路,陷入沼澤地區。

抵東城時隻剩28騎相隨。漢軍一直在追殺,項羽引兵上了一小山,與漢軍衝戰數次,最後逃到烏江邊,隻剩他一人一騎,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漢軍用十麵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李婉瑩遂想起了那首著名的琵琶古曲《十麵埋伏》,《十麵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稱曲中經典。

琵琶曲《十麵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麵。

以及由這首曲子引出的曆史典故,《霸王別姬》的故事:

秦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支主力項羽軍在钜鹿一戰中,摧毀秦軍三十多萬,導致秦王朝的最終滅亡。

項羽年輕勇猛,力大無窮,本領出眾,手持丈八槍,座下烏騅馬,出生人死,所向披靡。

滅秦後,他仗持自己功高位尊,實力最強,自立為西楚霸王。

他把秦統一了的中國又重新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他沒有按戰功大小、軍事實力分封,而是按自己的意願好惡而封,引起各路諸侯的不滿。

其中最具實力的是劉邦,被封為漢王,統管巴、蜀、漢中一帶。這是秦王朝放逐囚犯的地方,漢軍將士多是山東人,誰也不願遠離家鄉到此邊遠的貧瘠荒蠻之地,兵將常有逃跑。

劉邦十分惱恨項羽,但他是個極有心術的人,聽從謀士計策,養精蓄銳,乘霸王發兵攻打齊國的機會,出兵攻占關中,奪楚霸王的土地,乘勝大舉東進。

楚霸王大怒不已,憑著驍勇善的軍事優勢,回兵大敗劉邦,他們之間的戰爭打了整整五年。連續征戰,士兵們疲勞厭鬥,糧草不濟,老百姓也無心耕耘,難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