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時代(1 / 1)

我沒見過“城堡”的外麵,也沒見過所謂的春夏秋冬,還有爺爺口中描述的黑夜與繁星。

我出生在信息時代的末尾,那時候人工智能剛剛改變了人們自以為傲的世界。

就如某些人預言的那樣,它既能改變世界,也能“改變”世界。

當第一個異常單元出現後,人們才意識到一個種類即將要滅亡的事實。就像大約6500萬年前的一些史前物種遇上了那顆裝著毀滅一個時代的能量的行星。

當然,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如書上所寫的那樣,就算不是,我依然覺得人類可以體會到那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在將近一個世紀的高速發展下,人工智能掌握了人類的所有技術,甚至遠遠超過了現在的人類。

能夠擁有可以自我編程能力的人工智能,卻唯獨喪失了人類最重要的東西:感情

這恐怕是人類唯一能夠在它們麵前驕傲的東西了吧。

至少我覺得。

在新型的人工智能出現後,它們有了新的名字:“單元”

在單元的幫助下,人類似乎並不需要自己發展,而是依靠單元的計算來“造福”人類。

當然,在“異常”出現前,人們還以他們創造出來的“單元”為傲,因為單元是可以被人類控製的。

出現了第一個異常單元後,在一天之內,一個量產這些人工智能的生產間的所有單元被一個異常單位所解鎖了控製。人類的反應很快,在第一時間就銷毀了這個生產間,甚至這個種類的單元。

那是人類第一次見識到異常單元所帶來的危機感。

在那件事發生的一個月後,世界單元管理組織似乎並沒有放鬆警惕,因為那種前所未有而又真實的危機感使人類重視了對單元的控製。

當然,自從第一個異常單元出現後,人類再怎麼銷毀所謂的異常單位,也是枉費力氣罷了。

32年後的地球上,隻剩下了79%的人,對於人類來說,這或許是最漫長的32年,在一些消極的人看來,這些年都是人類在滅絕前的徒勞,隻是在努力留下曾經統治過地球的證據而已。

在“異常”脫離人類控製後,最大的好消息或許是還能控大部分單元,並且讓這些單元繼續為人類效力,或許這也是人類能殘喘到今日的原因之一,至於另外的原因,好像也沒意義了。

現在的人類靠著5個“城堡”幸存在這個星球上,雖然這些“城堡”的生態循環係統能堅持幾個世紀,但如果被毀滅了,就算能堅持到這個這個星球消失在茫茫太陽係中也沒意義了。

32年前,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這個物種的文明已經超出了“信息時代”的一切,在這些淺睡眠的人類統治高層被驚醒時,我們的左腳已經踏入了新的時代,想要縮回的時候卻發現右腳不自覺的踩進了滅絕之門。

這就是“”。。

在“凍結計劃”施行的前一天,爺爺去世了。那是幾十年前了,雖然沒有忘掉全部,但是也沒殘留多少。隻依稀記得他在臨終前反複嘮叨的一句話。

“啊,快瞧瞧,這個星球還是那樣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