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的清晨,並沒有想象當中的寧靜,反而因為名聲遠播而人頭攢動。來的人大概都很誠心,所以聲音並不很大。
蔣晗和梁宇芾手牽著手走在青石鋪就的台階上,路邊生長著的都是需要兩個人牽著手才能環抱住的大榕樹上。臨近觀音殿的一棵榕樹上的紅色絲線迎風飄飛,聽著悠遠沉厚的鍾聲回蕩在耳邊,心裏也輕鬆了下來。
兩個人來這裏是要求簽的,但是看著排了長隊的人們眼中的急切,兩個人卻都放棄了——人們眼中對財富、好運、生命等等的急切渴望,他們並沒有,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占用他們的時間呢?
而且,兩個人也堅信,即使求不到簽,兩個人依舊會攜手前行,白首與共。
兩個人圍著古寺參觀,不管是大殿還是小的,不管是人多還是人少,兩個人都會恭恭敬敬的鞠個九十度的躬,獻上一炷香,一些香油錢,很是虔誠。不求別的,隻希望家人朋友能平平安安,健康喜樂。
古寺並不大,但是架不住兩個人走得慢,等參觀完了也臨近中午了。
遠處的齋堂已經開始施飯了。
千年古寺自然有著她的積累,每個月會有幾天為到來的善男信女們免費提供飯菜,可是這些日期並不確定,因為掌廚的是寺院的一位長老,要看他的時間安排。所以這裏的齋飯都是講求緣分,可遇而不可求的。
說實話,現在的人們並不缺少這些齋食素飯,隻是,用一些巧合與緣分去增加自己訴求的可實現性,好像是人們的共同想法。所以能趕上施齋,人們都會認為這是吉祥的象征,心裏的那些訴求,就會有著更大的希望去實現。
梁宇芾看到蔣晗眼裏放光,就知道這孩子吃貨本質又爆發了。
“小芾哥哥,快走!我聽說這裏的飯菜特別的好吃,咱們也去嚐嚐吧!”蔣晗拉著梁宇芾就跑。
其實古寺也是在兩個人的參觀範圍裏的,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蔣晗在網上的帖子上看到說這裏的飯菜雖然沒有複雜的烹飪方式和頂級的食材,但是絕對可以擔得上‘人間美味’四個字。
本來還擔心趕不上,可是這一看就知道了,嘿嘿,自己還是挺幸運的。
齋堂前的人並不很多,每個人拿著一個木質的托盤,上麵有一個碗、一個盤子和一雙筷子。齋堂的正中央是兩排桌子,上麵擺放著一些菜品和饅頭、米飯,角落裏有一個大的桶,裏麵是八寶粥,軟糯香甜的味道可以清晰地傳過來。齋堂的兩邊整齊的放著像是古時候那樣的長方形的桌子和板凳,人們自己都找地方坐在那裏。
這裏有些類似於自助餐的樣子,但是有規定,一點兒東西都不可以剩下。說是這麼說,但是還是要靠大家自覺,所以這個寬敞的齋堂裏,除了一個幫忙盛粥的僧人和一個提醒大家不要浪費的小沙彌,就隻有一些食客了。
“兩位小施主請!”一位清瘦的僧人盛出來兩碗粥放到梁宇芾他們麵前的托盤上,施了一禮。
兩個人立馬還禮,然後笑笑,在旁邊的紅色箱子裏獻上了香油錢,這才端了自己的那一份兒到旁邊的長椅上坐著喝。
“一空師兄,明文大師叫您去正殿。”一個柔和的聲音傳了過來,眾人都是一愣,這古寺怎麼會有女師父?聽聞這裏戒律嚴苛,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