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異變突生(1 / 3)

其餘的比如說項羽,就是原先楚國的貴族。這些六國的遺老遺少無時無刻不在妄想著推翻秦朝的統治,重新奪取權力。所以這些人就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把偌大的一個秦帝國弄得四分五裂。

蕭寒不敢自比秦始皇,可是他也不敢不吸取教訓。蕭鎮的人員構成有些複雜,有從各地掠奪來的人口,還有一些征服了其他勢力後奪取的人口。

那些早就呆在蕭村的人還好,可是那些後邊進來的人就有些麻煩了。蕭村確立的製度下,有一半的人是奴隸,剩餘的人絕大多數是平民,隻有很少的一些人才是公民。這三個階級的人要說沒有任何矛盾那是假的,一朝不慎就會弄出大亂子來。

隻是這種模式雖然殘酷,但能夠讓蕭鎮迅速發展。蕭寒深知武力的重要性,所以他將絕大多數的精力和資源都投入在了軍隊之上。手下的幾個大將也都盡量提升士兵的裝備和實力,他們也知道這是蕭寒立足的根本。

蕭寒和文種商議了一下蕭鎮日後的發展方向之後便各自去忙了,蕭村現在升級成蕭鎮了,地盤沒有增加,可是事情也多了不少。好在有文種頂著,蕭鎮的政務方麵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將事情安排好,蕭寒就直接找到了吳誌。他現在雖然跟著文種學習,不過還是管理著蕭村的奴隸的。蕭寒打算從奴隸中招收一些人手來,平民中也已經有文種去下令招募士兵。

蕭鎮的男性平民每當農閑的時候就要集中進行軍事訓練,雖然人數不多,可是這樣也可以讓那些閑散勞力有個去處,不至於鬧出什麼亂子來。而且還能夠加強蕭鎮平民的軍事素養,一旦戰爭起那就是全民皆兵也不是不可能的。

再者,蕭寒並未效仿曆史上的那種閑時為民,戰時為兵的征兵製度,而是直接弄出了職業軍人。所有人加入軍隊之後就是全職軍人,每日的任務就是訓練,隨時準備出征。

若是傷殘無法重回戰場的話就安排他們一些輕鬆些的工作,每個月還有補貼拿。若是戰死的話,其家人也可以每個月領到一份豐厚的撫恤金。好在蕭寒手下有兩座金礦,不然還真是不敢弄這些。

這樣的政策使得很多人都願意從軍,當然奴隸的意願更強。因為奴隸隻要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之後就可以脫離奴隸身份轉為平民。

這次蕭寒打算招募三千名士兵,包括樂毅、高長恭、周倉、田開疆和曹彬的手下都會擴編。當擴編完成之後,蕭寒就要繼續出兵。擴張還是要進行,不然沒有人口,也無法奪得更多的資源。

他的注意力還是在草原上,手中還有一批建村圖紙,這次他打算在草原方向開始建立村落招收流民,同時也在草原上打下一個一個釘子。

蕭寒還記得前世的匈奴人、蒙古人等遊牧民族經常出兵掠奪,這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遊牧民族需要資源生存,他們不事生產,隻能依靠掠奪。為了對抗遊牧民族中原王朝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有時候甚至還要和親來換取一時的和平。

不過,遊牧民族無法徹底打敗的原因在於其機動性,隻要他們放棄了逐水而居的習性之後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同化。所以蕭寒在草原上打算采取步步蠶食的策略,隻要將遊牧民族變成農耕民族那麼百年之後,在文化同化之下還有什麼人還記得當年的曆史?

至於說明湖中的探索那是不可能停止的,其他方向的探索與征服也一樣要進行。曹彬和田開疆二人各領一部士兵駐守鐵岩村,樂毅和周倉二人駐守西樂村,高長恭和烏塗二人駐守烏村,蕭寒則是帶領親衛隊去了烏村。蕭鎮有文種坐鎮,明湖中有王清負責。

安排好了之後,蕭寒便帶著親衛隊離開蕭鎮前去烏村。現在蕭寒還是感歎,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少,若是隻是守成的話還好,可是一旦打算擴張的話還是有些麻煩。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急不得,隻能等待時機了。

一直走了兩天蕭寒才到達烏村,沒辦法,蕭鎮距離烏村不算遠,而且中間的路已經修好。可是他不光是帶著親衛隊,還有一大批的新兵。這些新兵都沒有戰馬騎乘,隻能步行。蕭寒也不放心讓他們自己走,所以就一直帶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