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天地初開之時,虛空落下了一麵鏡子;傳聞這麵鏡子擁有毀天滅地之威;又據說,此鏡有逆天改命之能,能無中生有,化不可能為可能,實現任何你想達成之心願…,總之,無論你能想到的任何事情,沒有這麵鏡子不能辦到的。

然,漫漫時間長河,千萬年過去了,已經沒有人知道此鏡所生何貌,亦不知其所蹤,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存在這麵鏡子,也許隻是某個優秀的說書老人一時興起編造的故事,久而久之大家信以為真罷了。三人成虎,不外如是,曆史總歸對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保持相當高的寬容度,娛人愚己也不過就是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否則在這個時刻都會吃人的世界中,如何能保證自己不被生活壓垮。娛人不過是障眼法,愚己才是本質,獲得認同是生存的必要手段。

自天地初開之後,這片大陸就已經存在了,千萬年過去了,原先的一塊大陸已經分裂成了五塊,但是這片天地太大了,沒有人知道全貌,或許也沒有人關心這片天地的全貌,總之春夏秋冬照常輪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人都這麼過完一輩子,什麼天地多大知不知道又有什麼關係呢,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下去,總有那麼一小撮人,也許是天命所歸,也許是氣運過人,也許是不堪生活的折磨,在漫漫曆史長河中總是在探索求生之路,想要突破生活的桎梏,掌控自己的命運。一代代人前赴後繼,終於,在數千年前,一個驚才絕豔的不世出之天才,領悟了天地感悟之能力,能夠化天地之力為己所用,突破肉體之極限,以肉身抵抗雷電之能而不損,白日飛升而不墜。他根據自己所領悟編造成冊,留下一套修煉之法,廣為流傳,並以此建造了一個門派,從此天下之人都有了突破自身命格之限的機會,他也被天下修煉之人尊稱為祖師——人皇,吳意之。

數千年的發展,人類已經發明出了不計其數的修煉法門和各種各樣的技能戰法,修煉種屬也隨著不同個體感悟能力的不同發展出不同的門類。人皇留下的修煉之法《異經》已經成為所有修煉之人的基礎修煉法門;然人皇之後從未再有人因修煉《異經》而成功飛升,慢慢的也就成了一個延年益壽的普通法門,一些普羅大眾也可以照此修煉而延年益壽。

神奇的是人們後來發明的修煉法門都或多或少有些相互衝突,而這本《異經》卻似乎能兼容所有法門,從未聽說有人會因此而衝突。一開始還有人研究過為什麼,但是也不曾聽說有人破解出是什麼原因,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當做人皇可能沒有寫下所有的法門,故而才有此異狀。人類最擅長的技能其實就是歸咎於他人,天性如此,無可厚非。

樂山,是中州甚至這片天地最出名的一座山;實際上此山不高,風景倒是不錯,在中州兩條著名河流長河、弱水的交界之處;登臨此山可以看到兩條河流之交彙奇景,因為各自水質不同,在它們的交界處實際上兩江之水互不相容,就如同這天與地,天天相對卻永不相擁;白天與黑夜,一線之隔永不相見。

然而,讓樂山名震天下的不是這兩條河,也不是這片奇景,更加不是樂山本身,而是因為當初人皇飛升之前,留在這片人間的門派就以此山作為山門,名為——“悟道派”,悟道而自省,樂善而修身。

“悟道派”,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派,綿延數千年,各種天才子弟層出不窮,加上人皇留下的底蘊,創派以來,天下第一的寶座從未旁落,不少好事之人編出各式各樣的榜單排列,都不曾動搖過“悟道派”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

而中州,則是五大陸之正中一塊陸地,也因“悟道派”的存在儼然成為天下最繁華的大陸,不少凡夫俗子舉家搬來中州討生活,久而久之中州生活之人甚至都占到了這片大陸的三分之一了。無數的新法門、法術、技能、藥材、武器等等,甚至生活製品、食物也都以中州出品而自豪了。

人一多,相互之間自然就會有關係,關係多了自然就會選擇群居,群居就會產生村落,村落大了就成了鎮,更多的鎮就成了城,城邦聚在一起就變成國家,中州也不例外,畢竟這個世界中凡夫俗子還是大多數,國家還是這個世界的群居主體,隻是門派與國家的關係有些微妙,國家需要門派培養更多的人成為國家的即戰力;門派需要國家管理好世人,不必打擾他們的修煉求道;互有所求也就相安無事。但這裏麵的勢力平衡外人不足道也。。

如安鎮,鎮不大,但一個小鎮能讓別人叫得出名字,總歸有些特別之處;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坐落在樂山腳下,所有想去“悟道派”拜山的師兄妹或者想來“悟道派”求教的俗家子弟都會先在這個鎮子裏麵落腳;當然也因為它在樂山腳下,背靠“悟道派”這座大靠山,倒不會有什麼逞凶鬥毆之事,治安很好;

我們的故事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