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這都,不是人血!(1 / 2)

“是男寶寶,口腔正常,心跳正常,無產道擠傷。”

“血常規呢?”

沒有應答,鏡片下的眼神瞥了瞥,重複問道:“血檢結果?”

“血清膽紅素數值正常,血型……我,我看不出來。”

醫生皺眉:“什麼抗原?”

小護士搖頭,無措地晃了晃身體。

“Rh陰性還是陽性?”劉醫生的耐心告急,小護士還是搖頭,她第一次參與生育手術,沒想碰見這百年難得一遇的稀罕事。

“這都,不是人血!”

……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到腦袋上的時候,秦子恒就自動醒了。

他像個不知賴床為何物的機器一樣從床上坐起,麵無表情地掀開被子,在臥室的獨立衛生間裏簡單洗漱好,抓起桌上的鴨舌帽,把頭發簡單一捋全數扣進帽子裏。

這個家讓他唯一滿意的地方就是這個獨立衛生間,如果能給他的房間單獨開個大門,不用穿過客廳就能出去,那就完美了。

三月的早上春意料峭,他繞過小巷去常吃的餛飩攤上坐著,伸手掏出手機。

一夜靜音的後果就是劉醫生的短信被忽略,此起彼伏的未接電話跟討債似的堆積在屏幕上。

他皺了皺眉,掐暗屏幕,吃飽了再看,反正這家夥每次找他就隻有一件事:體檢。

而且不是常規體檢,是往祖宗十八代的程度裏剖析、觀察、留檔。

自他懂事起,就隔三差五被這個看著他出生的無聊醫生叫回去檢查,前後也有十幾年了,他爹媽都沒這麼上心過。

秦子恒喝了口湯,低頭看見碗裏模糊的自己,出門前他連鏡子都沒照,他討厭一切反光的東西。

“張嘴,啊~”

一盞光束照過來,結結實實地把這張臉展現在鏡麵上,他長得挺標致,稚氣未脫但常年的鬱結之氣氤氳在眉梢,好家夥!今天的頭發偏綠調,不算鮮豔,高級灰的那種,眼睛瞳孔顏色正常,膚色也正常。

“跟上個月相比變化不大,可能是你年紀大了的原因。”

“十八歲叫年紀大了?你怎麼不說我老了呢?”

劉醫生點開係統:“紅、紫、黃、黑……還沒白過,過兩年再看看。”

“你也不嫌煩。”說著,他起身欲走,被劉醫生按住:“還沒采血。”

“我吃過早飯了。”

“嘖,我前一天晚上苦口婆心為哪般?怎麼還是不聽,吃過早飯了你來幹嘛的?”

“不想查了,沒那必要。”

“怎麼沒必要?申報材料需要觀察十年起步,就差最後這點了,你小子怎麼總幹這種半途而廢的事情?”

“所以,劉建國同誌,你要往哪兒申報?還嫌我這十八年不夠折騰麼?”秦子恒把書包甩上肩,頂著一頭綠毛,帶著強烈的抵觸情緒準備去上學。

劉建國四十有五,是接生秦子恒的主治醫師,當年秦子恒呱呱墜地的時候,雖然四肢健全大嗓門,但總感覺哪裏怪怪的,一副隨時準備變身的樣子,而且五官長相自己看著來,絲毫沒有遺傳到家人。

爹媽疑惑地瞅了好幾眼,估摸著得再長長。

結果再也沒扯回來。

於是年僅三歲的秦子恒就攤上了親子鑒定的大事,測了三次,次次不準。

後來在劉醫生的堅持下,秦子恒一直乖乖接受血檢,他發現這孩子不僅跟父母不一樣,自己本身也是在變化的,隻是周期比較長,等他把這個結果告知秦子恒爹媽的時候,他倆已經離婚了。

劉醫生那時候年輕氣盛,有科學精神,他半夜爬起來申請了異樣人群的調查權限,並在同意書上簽下大名,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漫長采集之路。

這是個外網,讀研期間一位外教老師很欣賞劉建國,說他有韌性,肯鑽研,畢業之前給他發了封郵件,望他能繼往聖絕學,為萬民開太平,這句話也不知道從哪學來的。底下附了一條網址鏈接,複雜程度是看多少遍都記不住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