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事實證明,肖珂的這一決斷是很正確的。
那些大一新生們在收到宣傳頁的時候,非常慎重地看了一遍。
他們發現裏麵確實有自己需要的東西時,就更加高興了,立馬就開始圈劃了出來。
由於90年代的時候還沒有電子支付這一新興的支付方式,所以說隻能夠由師哥師姐們把東西帶到這些大一新生們的手裏麵,然後大一新生們直接支付現金,再由師哥師姐們把錢彙回來,統一到張瑤的賬戶裏麵,張瑤再把該付給師哥師姐們的錢均攤到每一個人的頭上。
當然,他們這樣的工作模式要完全基於互相信任的前提之下,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差錯,最後的錢就到不了張瑤這裏。如果張瑤私吞了錢款的話,那些師哥師姐們也就白忙活了一場。
肖珂一開始就會覺得在大學裏麵開展快遞生意是一件非常容易而且簡單的事情,這裏的環境非常純粹。社會上的人那才叫一個複雜,必須有切身的利益把他們拴在一起,這樣的話,才能夠把一件事情做成。
不過不管怎麼樣,隻要一件生意有了顧客的話,這件生意就能夠持續下去,並且有賺頭。
張瑤身邊的人都被調動起了積極性,開始忙忙碌碌地將大一新生們需要的東西分門別類地進行包裝,然後交由不同地區的人進行運送。
甚至於有的人和張瑤的關係實在是太過於親近,不願意要報酬,隻是單純地希望幫張瑤一個忙而已,這樣的話,又能夠省下很多的開支。
所以當張瑤的學校放假了之後,他們操持起來的快遞生意也迎來了一個盈利的高峰。
每天,張瑤坐在家裏麵,就能夠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彙款。
自己的親妹妹每天做什麼事情,作為哥哥的張揚當然是最為清楚不過的了,他一開始的時候覺得張瑤每天都能夠收到彙款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不過並沒有放在心上,但是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張揚真的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於是開始詢問起張瑤來。
之前肖珂就對張瑤說過,沒有必要在已經盈利的情況下還對張揚隱瞞,所以張瑤就把她與肖珂的計劃原原本本地向張揚講述了出來。
“這是我最近一段時間的盈利,哥,你看是不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呢?我覺得肖珂的這個點子特別好,我打算明年的時候還繼續這樣操作。這樣的話,就不需要你給我出學費和生活費了,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養活自己了。”
張揚看到張瑤非常興奮的臉,又看到張瑤拿出來一筆又一筆的收款單,上麵的數目雖然並不是很大,但是積累起來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時,張揚終於意識到肖珂曾經和他說過的辦快遞具有多大的可行性了。
他心裏麵也有點佩服肖珂,肖珂一開始沒有說服自己,於是轉而攻克自己的妹妹,並且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辦快遞的好處有多麼巨大,還真是很有心的一個人。
張揚也覺得自己有時候確實太過於保守了,對於肖珂所提出來的新鮮觀念不能夠及時地接受。
不過他覺得現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不遲,所以立馬聯係到了肖珂,想要向他詢問一下,如果他們公司開始辦快遞的話,需要有哪些具體操作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