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木頭(1 / 2)

一個世界連接著另一個世界,佛家雲,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原本的含義說,你看到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世界,並不一樣。

螞蟻看到的隻有一點,而眼前的這一點就是它的世界,所以說大千世界。

三生啟示錄基於這一點而寫,但是卻又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書寫。

一本書,一個人,一個奇思妙想,一盞燭火。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開始變得不一樣的。

就在我們睜開眼的那一瞬間,有的人天生殘疾,天患眼疾,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會覺得,眼前一片灰暗,如果沒有人告訴他。世界其實分為五彩繽紛,那麼在他的眼裏,就是一片灰暗。

在這灰暗的世界裏,是與所有人都不相同的,而三生啟示錄,拓印了不同的世界。

於是主角通過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再去看待原本的世界。

才發現,世界真的和原來的不一樣了。

……

木頭,這是別人對木雨年的稱呼。

“來人你怎麼不叫啊!像個木頭一樣。“

“哎喲,怎麼有你這樣的人,你看王家的王小聰嘴巴多甜。“

他不是不想說,隻是不知道該怎麼說。那一次他說,這不是你那麼做的。別人問他,你覺得應該怎麼做的。

木雨年支支吾吾的卻又說不出話來,於是他手把手的把姥爺給自己製作的木玲瓏,給還原。

可是當他做的時候,人已經走光了。

也許我們都曾經想做個主角,可是別人並不願意自己是個主角,那些自己值得驕傲的事情,永遠的該埋葬在心裏。

在別人心裏,在他人的眼裏,自己並不是一個耀眼的人,也許將永遠的那麼平凡下去。

起初的時候他還會反駁,可是發現反駁以後,卻依舊沒有意義,因此在別人說自己是木頭以後,雖然很難受,但是還是忍著不說。

他說,你才是木頭,他說以後都不準叫我木頭。

然而他卻說:“你這孩子怎麼了,說你兩句怎麼了。你給我置氣是不是?“

也許蔚藍的天空,那些不需要言語的草木,才會算是認可自己的吧。

因此他總會對花花草草,絮叨。

人們總是為了自己的顏麵而強詞奪理著,總是說,你都那樣了,不如怎樣。

你都那麼髒了,我丟你一臉泥巴,你還準備打我不成。

孤獨不是與生而來的,總是受到了很多不如意才誕生的。

他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別人問,他才答。

而往往別人總是針對那些侃侃而談的人,所以別人問,他也不太願意答了。

六歲那年,木雨年的父母,因為要去與表舅做生意,就把年幼的木雨年丟在了姥爺家裏。

木雨年的姥爺呢,是一個奇怪的人。但是好的是,他叫木雨年做事從來不會帶後綴。

在以往的記憶裏,別人都會說,把杯子給我拿過來,你在幹嘛?為什麼磨磨唧唧。那個樣子我看著都煩,而木雨年的姥爺卻不會。

他總是叼著煙鬥,眯著眼,盯著天空中的白雲。

拿著一根短了吧唧的,隨意找的一根木棍,纏著線,在自己的池塘裏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