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皇甫嵩等武將和王允等忠臣也紛紛附和,劉宏頓時有些為難起來。
他覺得雙方都說的很有道理,關鍵是他也不想把遼東郡守封給陳風,他還要留著賺錢呢。
“陛下,不如就封他個雜牌寧朔將軍?就跟那幽州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一樣。”
見狀,張讓建議道。
劉宏眼睛一亮,白馬將軍就是臨時封出來的雜牌將軍。
而且這樣的雜牌將軍既對征戰異族,守衛邊界的有功之人有所獎賞,又能對天下將士和百姓有所安慰。
最重要的是,雜號將軍他不值錢。
“還是讓父知朕心。”
劉宏非常高興,轉眼無視盧植,皇甫嵩,王允等人的反對,道:“傳朕旨意,封雁門關秦言為寧朔將軍,許他培養戰士,繼續為朕守衛大漢。”
聖旨已下,盧植等人也隻能搖頭歎氣,而且心中對漢靈帝的失望又重了一分。
而張讓,臉上卻是露出一絲笑容。
既解決了自己和劉宏的難題,又獲得了劉宏的感激,可謂一石二鳥。
聖旨很快傳開,寧朔將軍之名算是徹底落實。
對於自己隻獲得了一個雜號將軍的封賞,秦言並不感到意外。
劉宏和張讓這對好基友到底是什麼德行,他再清楚不過。
雖然隻是雜號將軍,但總比一介白身好。
他需要的,不過是這個封賞帶來的名氣,到了黃巾之亂時,就要好行事多了。
沒有名氣,沒有職位,再大的功勞也會被人頂替。
就如同這個世界的劉跑跑劉備,在黃巾之亂也是立下了赫赫功勞。
可是最後隻得了一個平原縣令的職位,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劉備隻是一介白身,又沒有太大的名氣,絕大部分功勞被人頂替了。
秦言自然不想讓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更不想給張讓那樣的人送錢賄賂,便隻能以此來獲得更大的名氣。
如此一來,他的任何戰事都會被天下關注,誰敢大張旗鼓地頂替他的功勞?
驅趕了鮮卑,秦言並未追去塞外,也沒有再向其他異族下手,那樣真可能會引起所有異族的反擊。。
現在他的兵力到底還是太少,無法做到對異族斬盡殺絕。
而現在,他已經下發了招賢令,為的就是招納一些三國本土的幾個猛將和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