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沒有讀書的時候到陌生城市第一份工作是做賣蛋的小本生意,還記得初到我幹爹家的時候我還很不習慣【離老家太遠記憶中很少去】,到那裏後的第二天幹爹早早的就去給我買了放蛋的簸箕,然後他打電話給養雞場的老板給我送蛋,現在依稀記得那個時候雞蛋一箱320個240塊錢基本一個成本價也就5毛左右,鴨蛋稍微貴一點,剛開始的時候這門生意也不好做畢竟沒有熟客,再加上年齡小大人常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雞蛋賣一塊錢.鴨蛋一塊五,按照當地的生活水平這個價格也不貴,頭幾天沒什麼生意我也就沒什麼信心及耐心了,後麵幹爹就告訴我一句話,做生意.三天不開張,五天都不要發慌。後麵我堅持下去了漸漸的生意好起來了,不過相應的問題也來了每天我收攤的時候蛋是點過數的,每賣一筆也是記在本子上的收的錢也記好了的,後麵有幹爹的朋友來玩給我講一些老人偷蛋(不是不尊重老人,實屬無奈,真的是壞人變老了)讓我注意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改變漸漸的少蛋的事件也就沒有了,就這樣每天重複做一件事情,時間長了也就厭煩了,大概做了兩個月時間,我那時給我媽打電話,說我不想再賣蛋了,我媽叫我回去學修車,這可把我高興壞了兩個月沒回家,還挺想的,就這樣懷揣一千大洋風風火火的回去了,回去後先和朋友一塊兒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