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騎軍兩萬兄弟的性命全在您一念之間,請您拉我們一把吧!”浩州蔡東大營,一名疲憊不堪從瀚縣趕到浩州向蔡東求援的兵卒正苦苦哀求道:“羋盛是趁我軍不備乘夜偷襲的我軍,為了隱蔽行蹤,所帶兵馬定然不多,將軍三萬雄兵在手如若全軍出擊,不僅我軍兩萬將士能夠存活,將軍也能趁此良機生擒羋盛,建此不世之功啊!”
“哦,是嗎,既然羋盛率軍襲擊你軍陣營,那麼你是怎麼逃出來的,而且這麼快就來到浩州向本將求援呢?”生得虎背熊腰,正當壯年的蔡東質問道。
“回稟將軍,羋盛兵馬不多兩萬大軍的營地他根本照看不過來,小的我是趁其不備逃出來的,浩州是距離瀚縣最近的駐兵城池,我是跑死了自己的戰馬才這麼快趕到浩州的啊,請您勿再遲疑,多耽誤一刻翰縣就多一分危險呀!”小兵麵帶焦急,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蔡東想到定安侯高長柄特意讓他們三人分別駐守,就是為了危險來臨時可以相互支援、互相呼應,此時此刻既然蔣部遇襲,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援救。也來不及仔細盤問了……
“好,既然事態嚴重,我將點齊本部三萬人馬全軍出動。本將率領行動迅速、善於騎射的九百親兵營先行出發,大隊人馬在後壓陣,全力救援你部。”蔡東鏗鏘有力地說道。
那小兵眼中先是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竊喜,隨後毛遂自薦的說道:“謝將軍援助之恩,在下願為向導為大軍開路!”
“好,隨本將來。”沒有過多思考的蔣東就這樣同意了……
在浩州通往翰縣的小路上,有一處百餘戶的村莊,村民大多姓華所以喚做華家村。村外有一條深四米寬六米的河流,為了便於行走,華家村的村民們在河流兩邊架了一座共五人同時行走經過的小橋,起名為華家橋。
此時華家橋河道上是隨處可見的水草,時不時的還會冒出幾根蘆葦來,顯得格外的詭異和寂靜……
“為何不走大道,要帶本將走這種小路?”蔣東對著向導疑惑的問道。
“回稟將軍,小路比大道能省出幾十裏的路程來,小的也是心憂同袍性命,所以才擅自帶將軍繞道小路,還望將軍恕罪!”充當向導的蔣部潰兵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蔣東談談的掃了他一眼,沒作任何回應,望了望趕不上騎兵速度與自己距離越來越遠的大隊人馬,又覺此地甚是怪異的蔣東心裏越發沒底。什麼話也沒說,直接勒住戰馬韁繩停到橋中間觀察起四周,隻見兩根蘆葦從水裏的水草邊慢慢的冒了出來,蔣東瞳孔放大突然間想到了些什麼,大喊道:“撤,快撤!”
可已經來不及了,隻聽轟隆的一聲,橋墩沒有任何征兆的破裂開來,整座橋轟然倒塌,橋上的蔣東與數十親兵一起掉入水中。
水麵之上水草之下,猛然竄出了幾百名口銜蘆葦的黑甲壯兵,瞬間便將蔣東與掉下河的親兵團團的包圍在一起,顯而易見這是預先謀劃好的!
河岸邊上的餘下親兵見此一幕驚駭萬分,紛紛下馬準備下河營救自家的主將……。
此時與親兵營拉開距離的蔡部大隊人馬也正在遭到攻擊,道路兩旁預先埋伏好的東軍伏兵盡數殺出,毫無防備加上步兵居多的蔡部大隊人馬,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在東軍騎兵猛烈的攻擊下,戰場勝利的天平已經向東軍傾斜了……
在水中的蔡東看見身邊的親衛一個一個的減少而餘下的親衛一時之間又趕不過來,大隊人馬又遭到伏兵的進攻,心想這次就算僥幸留得性命,恐怕就憑“喪師”這條罪名一場牢獄之災也是逃不掉的,索性把心一橫,用全身氣力嘶喊道:“降了,我蔡東降了,帶我去見東平王,我能送他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