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陪襯作秋草 誰憐我香減玉消 第59章 不識黃郎才未銷(1 / 1)

古人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想來是有些道理的,受了師父這一掌,聽覺比之先前雖差了甚許,可日子卻好過了許多,我不再覺得艱辛,不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沒有哪個時候讓我覺得離他這樣近,我的聽覺雖不如前,然心境卻平和了許多,許多事情也算看地通透了,旁地不說,便說這世間萬物,無一不是適得其所,適得其時……

閑來翻看文忠公所編五代史,這世道人心,上至皇公貴戚,王侯將相,下至巫醫樂工布衣百姓,哪個不是傾己所能,展其所長才能博得一個聲名遠播,鋒芒既露又草草收場不得善終的卻仍大有人在;人活一世不過求個安穩圖個心順,若是振臂一呼,縱使物盡其用,哪個又能擔保浮華過盡之後自己就一定可以全身而退。

人生有所求,求而有不得,自然也不乏其中,或有得時猶疑失時愁的主兒,從我今天的能耐恐怕還不能自語得失,然我亦有所求,我願以左耳作祭,換取這一世安寧無虞。

其實我已許久不曾出門,倒也不是怕了誰隻是不想徒生了些是非,卻不想我忍著性子坐以待生待來的竟是我那時不曾放在心上過的人……

不知為何,於他,我的記憶卻隻停留在了那一聲輕愁婉轉的黃郎上。

那是我,此生都不敢再啟齒的姓氏。

他一襲玄青貂裘端坐在案旁,絲毫沒有風塵仆仆的樣子,師兄們說他遠道而來專程瞧我的耳疾,然而師父卻仿佛並不大喜歡他。

正如眼下,明明年歲地位都相去甚遠的兩人竟是這般的相像,身形相像、氣質相像就連說起話來的姿態口吻,竟也如此相像。這樣的合諧確是令人匪夷所思隻他二日眉眼間的相似與默契卻又絲毫未見違和。

初見克平時,我腦中浮現的,卻不是他的臉。那時我總以為,如要相像的話,他還是像我那陳師兄多一些。自終南一別,我也未有想過有朝一日會與他再次相見,此番因緣際會倒是讓我不得不感慨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或許個人有個人的緣法,於我,他帶來了治好我左耳的希望,也為我此後數十年人生埋下了伏筆。

他知道我是因了師父那一掌才失聰之後竟為我抱不平而將師父的案台子給翻了,其實我原本暗自揣測著,他如此驚怒決不會是因我之故,然眼下又瞧不出什麼端倪,或許他還是像陳師哥多一些罷,骨子裏很是任情使氣,隻怕由來自是那嫉惡如仇的個性。

“黃小公子,你遠道而來,不會隻是為了教訓黃某吧?”我從來不知,師父對外人的容忍度倒是比我要高上許多,縱然這是一個他不喜歡的人。他說這話時不溫不火的,麵上卻未見有何異樣,仍舊是施施然的模樣,閑閑坐在那裏一個揮手,那幾案便一個翻身自動歸位了。

“令徒左耳因外力受損,雪蓮性寒,足下本想用雪蓮溫其耳經,然而……”

“黃先生!老身有一事相問與黃先生。還請借一步說話。”林姐姐自稱老身,自然在輩分上便壓了那黃克平一頭。彼時我甚至想,那黃小公子,年紀輕輕,不知是否能夠當得起我林姐姐這一聲“先生”。

隨著他二人走出門外,這屋子裏便隻剩了我與師父。

這些日子以來,看著師父他們為我的左耳奔波操勞,我自己卻像個局外人似的,不知為何,我心裏隱隱有個念頭,我總不自覺地,想要尋著那個念頭,去作些什麼好讓我沒白挨這一掌、沒白聾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