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0章 番外:七小姐的身世(1 / 3)

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西關國太康縣,城西柳府。

大雪紛飛,柳府四太太的陪房計嬤嬤扶著個小丫頭,身後跟著一個粗壯仆婦撐著把青綢油傘,慢慢向四太太所居上房走來。至回廊下,計嬤嬤揮退小丫頭和仆婦,獨自一人進了上房。

四太太李氏二十出頭年紀,膚色白淨,眉目秀美。她抱著一隻紫玉小手爐端端正正坐在炕上,穿著桃紅小襖,鬆花綠綾棉裙,雖是淡淡妝容,渾身上下卻洋溢出一股養尊處優的貴氣。

“西跨院那位生了,母女平安。”計嬤嬤恭敬回道。她心中頗有些惴惴不安,自家這位姑奶奶出身世家名門,容貌性情脾氣教養都是一等一的,隻是對四爺用情太深,對妾侍姨娘自然不喜,更甭提庶子庶女了。這會子四房又多了一名庶女,委實不算是喜事。

生了個丫頭?四太太纖纖玉手拿著一隻白玉小火箸兒慢悠悠撥著手爐內的灰,淡淡說道:“這倒好,兒女雙全了。”西跨院住的是何姨娘,六年前已育有一子棠哥兒,如今又生下一女,何姨娘可不就是兒女雙全了。

計嬤嬤自是知道四太太心中不快,陪笑說道:“她算什麼兒女雙全?棠哥兒自生下來便被抱走了,一直養在老太太身邊,她想見一麵都難!棠哥兒也好,才出生的姐兒也好,隻能認您是母親,哪輪得到她兒女雙全了?”

四太太老神在在,不置可否。計嬤嬤滿臉陪笑垂手侍立,不敢再說話。良久,四太太柔聲吩咐,“這可是大喜的事,速去報給老太爺、老太太。”計嬤嬤如釋重負,忙答應了,行禮告退,帶了小丫頭出門,給謝老太爺、謝老太太報喜去了。

四太太獨自坐了片刻,慢慢喝了一杯熱茶,看看時辰到了,命人服侍著了出門,到報廈理了一回事。雖說柳尋柳四爺在家中排行最小,但兒媳婦輩的隻有四太太一人在府中,故此柳府是四太太管家。

柳老太爺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柳導在京任邢部侍郎,次子柳封在南京任工部主事,三子柳尉隻是舉人,在懷慶府一個小縣任縣令。四子柳尋最小,雖從小也讀書,卻從未進過考場,隻捐了個監生。也不去國子監就讀,隻隨在柳老太爺身邊服侍。

老大柳導、老四柳尋是嫡出,老二柳封、老三柳尉是庶出,柳老太太不喜庶子媳婦及其所出的孫子孫女,命他們:“舉家赴任。”

柳老太爺倒是同意了,同意得很徹底,老大也是,舉家赴於是,柳府隻剩下四房一家子;於是,四太太這幼子媳婦倒要學著管起家來。

“這筆炭火賬算錯了,回去重算!”四太太做了個手勢,她身邊的大丫頭懷柔清清脆脆說道。那來報賬的媳婦子滿臉通紅,慌忙撿了賬單子行禮退下了。

走出報廈,那媳婦子擦了擦臉上的汗。四太太真厲害,瞄了那麼兩眼,就看出來數目字不對!到底是大家子出身,見多識廣啊。

“三太太房中的素玲來領月錢。”管事嬤嬤陪笑回道。四太太淡淡看了一眼,下麵站著個濃妝豔抹的青年女子,梳著婦人頭,模樣有些輕佻。

四太太心頭微曬,淡淡道:“按舊例支給她。”

本朝官員傣祿微薄,三位在外做官的老爺薪俸都不夠使,依舊在柳府支月錢。大爺柳導是老太爺老太太的心頭肉,每年自有心腹家人帶了府中的分例、老人家的貼補上京;二爺柳封遠在南京,也是一年支一回;唯有三爺柳尉離得近,且三太太苗氏花錢散漫,若是支了一年的銀錢過去,三房能年中就開始緊巴,年底簡直過不了日子。

沒法子,隻能三個月關一次錢糧。饒是如此,三房還常常要提前支月錢,“哥兒姐兒都大了,開銷漸多,月錢實在不夠使。”

四太太專門請示過柳老太太,柳老太太一輩子富貴順遂,對這幾個小錢並不在意,“支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