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議結束,劉也自咽苦果,一旁同行的鮮於銀恰如其分的安慰道:“恭喜劉太守,初至幽州竟得使君如此信任,委以重任,我等真是羨慕不來啊!”
嗬嗬!
劉也一臉苦笑,見鮮於銀並無惡意,無奈隻能苦笑應付。
“鮮於將軍切莫羨慕,此去北上一路凶險,非遊山玩水,劉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哈哈哈,劉大人過謙,劉大人過謙了,劉大人英雄少年,前途無量,某先在此祝賀劉大人得勝而歸了。”
“多謝多謝!”
中平四年十一月,經過短暫修整的漢軍,在劉也的率領下,朝著叛軍占領的上穀郡進發,自六月張舉、張純叛亂以來,這是第一次,漢軍主動向叛軍發起反攻。
經過商議,劉虞將目標選在了上穀郡,幽州十一郡一國,除開涿郡外,核心郡縣均被叛軍占領,而上穀郡正位於其中間,劉虞意圖占領上穀,與涿郡相呼應,在地理上將叛軍左右分開,繼而分而破之。
計劃是好的,就是這實行的難度,隻有劉也自己心裏清楚,這等同於掏叛軍的心窩子,上穀作為大郡,叛軍人數上自然不會少,又是幽州腹地,哪怕劉也拚了老命能將其收複,到時候麵對前後夾擊的叛軍,守不守得住,那還是另說。
雖然劉也一直反對,並計劃從不起眼的右北平下手,但架不住劉虞一直好言相勸,無奈之下,隻得聽從劉虞安排,率軍深入狼巢虎穴。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
“大人!兵馬已經整頓完畢,可以出發了!”
劉也見已準備就緒,中斷了吟詩,大手一揮。
“出發!”
就這樣,劉也帶領著東拚西湊的一萬漢軍,朝著北方前進。
大軍已行軍七日,一路上的城池皆望風而降,無一阻擋,漢軍已深入上穀郡內,一連七日不見叛軍主力,劉也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惑。
“大人,再行一日,便到上穀郡治沮陽了!”
難倒整個上穀都空了?還有一日,便到沮陽了,派出去的探馬也並未偵查到叛軍的蹤影,難倒叛軍放棄上穀郡了?
叛軍當然沒有放棄上穀郡,自從那日兵敗,張舉一直駐紮在上穀郡,一邊收羅殘兵,一邊吞並其他小頭領的兵力,得知漢軍已經朝上穀出兵,狠得牙癢癢的張舉決心一雪前恥,帶著剛剛收編到位的五萬士卒,正嚴陣以待,等著劉也自投羅網。
決戰的地點正是沮陽,為了躲過漢軍探馬的眼線,張舉調一萬士卒拱衛沮陽,其餘四萬分別駐紮於沮陽後方兩側,距離沮陽僅僅半日路程。隻待漢軍一到,張舉親率一萬守軍與漢軍廝殺,待戰局僵持之時,四萬人馬同時從兩側殺出,到時候三麵合圍,哪怕是兵仙韓信再世,也隻能望洋興歎。
張舉獨自立於沮陽城頭,一臉誌得意滿,甚至有些等不及遇見漢軍了。
而另一邊的劉也,預感叛軍主力可能會在沮陽,見天色已晚,於是下令隊伍就地修整,明日進軍沮陽。修整的命令下達,漢軍將士們紛紛卸下身上的甲胃,準備著生火造飯,同時緩解一下一天行軍帶來的疲勞。
而劉也並未閑著,而是和周倉,範疆、張達三位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沮陽可能存在的狀況,並商討著應對措施。
“報!大人,有一鄉民說有重要情報,求見大人!”
傳令兵的話打斷了劉也們的討論,劉也心中升起一絲疑惑。
“快帶上來!”
“喏!”
不過一會兒,隻見傳令兵帶著一白衣少年走到劉也麵前。
“草民趙雲,參見大人!”
趙雲?趙雲!
劉也突然一驚,直聳聳的站立起來,將一旁的周倉嚇了一跳。劉也死死打量著眼前的白衣少年,久久不肯移目,這就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趙雲,活的!會動的!就在自己眼前!
趙雲被劉也盯得有些渾身不自在,但也不敢露出半點不悅,隻得轉移話題。
“大人,草民今日趕路路過沮陽時,見沮陽城外戰旗林立,數不勝數,草民覺得恐有叛軍埋伏,故而特前來向大人稟報!”
啥?難怪自己一連七日不見叛軍蹤影,原來在沮陽等著自己鑽口袋。
“雲妹,啊不,雲兄,可曾見城外叛軍所去何處?”
“一路上,草民仔細觀察痕跡,似乎叛軍分兩隊人馬,各埋伏於沮陽城東西兩側。”
“原來如此!”
劉也陷入了深思,若不是得趙雲及時稟報,隻待明日,自己便會鑽入叛軍的口袋,那到時候,形勢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