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興二年冬十月,薊城舉義,曹彰失了根基,敗退至涿郡。馬超引兵殺入幽州,聲勢浩大,在鮮於輔等幽州勢力的擁簇下,很快便收服了幽州全境。
而此時的曹軍,卻是無力反攻,鄴城無援兵,曹彰兵馬不足,隻得暫據涿郡、渤海間,有且戰且退之勢。
馬超奪得幽州全境,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即欲旋踵南下,直逼河北之地!恰在此時,一封自弘農而來的詔令卻是捆住了馬超手腳!當馬超在幽州大殺四方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弘農中軍大營時,眾將士聞之皆振奮不已,唯獨劉征卻是十分的平靜,部下眾人莫知其意,隨軍的中書令荀彧卻是看出了端
倪。
是夜,中軍營中,中書令荀彧帳內,沮授夜訪。“近日幽州捷報頻傳,眾將士皆為之振奮,然陛下獨無喜色,令君可知其意?”沮授有所不解,先來問詢荀彧,他知道這普天之下若說誰最能懂陛下心思,那就非荀彧莫屬
了!
當執戟上報沮授來訪時,荀彧已然知道沮授來意,因此早早撇去了侍從,帳中隻餘二人。
聽到沮授問話出口,荀彧麵露深意,隨後招呼沮授近前,二人促膝而坐,方才言道:“公與兄豈不聞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之理?”沮授聞言不禁愕然,旋即疑問道:“令君此話實在叫人費解!若說功高震主,恐怕馬孟起尚在張文遠、趙子龍、徐公明之後吧?為何陛下不擔心其他人功高震主,卻獨獨會
對馬孟起如此擔憂?”
“因為皇後姓馬!”無人在場,荀彧倒也不忌諱,當著沮授的麵直言道。
其實沮授並非不知,方才故做疑太,也是為了探清荀彧是何態度。卻沒想到荀彧根本沒有猶豫,脫口而出,便說出了其中關鍵。
“是啊!漢室四百年來,外戚之患始終不絕於朝堂,此一節叫人不得不所有顧慮!陛下有此心思,也是著眼於社稷長遠。”無論是荀彧還是沮授,都不會以為劉征是心胸狹隘才對馬超生出芥蒂,甚至二人都不覺得這是一種芥蒂。因為這無關於私事,純粹是出於公心。換做是任何一人處在劉征
的位置上,恐怕也會有所疑慮。
“近日來幽州捷報頻傳,甚至大大出乎意料,馬孟起如此強勢,陛下日漸憂心,你我當思為君分憂才是啊!”沮授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擔憂神色。
荀彧就等沮授這一句話,當即言道:“我有一策,可解此患,隻是尚需幫手,公與兄可否助我?”
沮授當即首肯,毫無遲疑。
第二日一早,點卯之後,荀彧當眾進言,請求改授馬超為鎮北將軍,行督撫幽州諸軍事,於此同時,命大單於劉豹攜匈奴部眾退出幽、並,以免茲擾邊郡。
眾將多有不同意者,然而荀彧列舉匈奴曆代寇邊故事,極言匈奴久在漢境,恐生變故,以此為由,力勸劉征下令匈奴退兵,隻叫馬超收聚幽州人馬,暫守北境。帳中眾將多有不解者,雖然荀彧言之鑿鑿,但更多人還是處在疑慮之中。就在這時,沮授站了出來,對荀彧的提議表示了支持。沮授在軍中頗有威望,中下層不少將校見
沮授也同意荀彧的提議,於是也紛紛表態支持。
荀彧代表謀士群體,沮授則是軍方部分,二人統一了意見,很快支持荀彧提議的人便占據了上風。
當荀彧開口提出這番建議時,劉征心中已然有數,自始自終,劉征都未曾表露任何個人態度,隻是詢問眾人之意。於是最後劉征接受了“大多數人”的意見,當即決意改授馬超為鎮北將軍,同時命大單於劉豹攜匈奴部眾即刻返回草原,非經允許,不得擅自入關!當然,名義上是要劉豹
即刻回大漠整頓匈奴內務,嚴防有人趁虛而入。
劉豹自然是求之不得,接獲命令之後,毫不猶疑,便向馬超告辭。馬超也接獲了命令,雖然不情願,卻也無法阻止,隻得任由劉豹帶著匈奴大軍離開。匈奴人離開漢境之後,馬超手中的兵馬便隻剩下收攏的幽州兵,以及鮮於輔、鮮於銀兄弟等幽州本土部曲勢力,還有不少聞馬超威名來投者。當然,即便隻是這些人,加
起來也足有兩三萬,有這兩三萬人在手中,加上坐擁薊城,馬超倒是不必擔心曹彰反攻。可是如此一來,馬超卻是再也無法南下。
當初自並州東進之時,馬超的任務便是奪取幽州,如今任務倒是完成了。劉征雖然沒有命令禁止馬超繼續南下,但從這一番調兵遣將來看,意圖也再明顯不過了。
馬超心中頗有怨言,自然會想要知道究竟為何會有這麼一道命令,如此一來,弘農中軍大帳荀彧進言一事就免不了要傳到馬超耳朵裏。
“文若就不怕馬孟起將來嫉恨於你麼?”眾人散去之後,劉征問荀彧道。
畢竟是“眾意難違”,馬超肯定是怪不到劉征頭上來,不過首提此議的荀彧定然是要被馬超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
故此,劉征方有此問。
荀彧淡笑一聲道:“這不正是為臣之道麼?荀彧不過是盡了一個臣子的本分罷了!”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君上有不便之事,正是臣下用命之時!難就難在臣下是否能夠察覺到君上的不便,難就難在臣下是否願意為君上消除這不便。而荀彧做到了。
話不能說的太明白,聽到荀彧的回答,劉征不禁長歎一聲道:“知我者,文若也!”
此事就此不提。
馬超失去了南下的實力,這並不意味著劉征是自斷臂膀,因為幽州已經拿下,這就已經足夠打開缺口!荀彧又進言道:“如今曹操失去幽州,河北諸郡必然震悚!其優柔猶豫者將不可計數!當此之時,正是我軍全麵出擊之機!務必極限施壓!隻消打開一處闕口,便可形成潰
堤之勢!曹操將旋即可滅!”
簡而言之,趁熱打鐵!
劉征知曉了荀彧之意,不禁莞爾一笑,隨即言道:“看來司馬仲達是命不該絕呀!”
荀彧的意思無非是要趁這個機會極限施壓,然後從曹軍內部尋找突破口。這個提議其實隻有一個選項。
駐守涿郡、渤海的是曹彰,駐守洛陽的是夏侯惇,駐守河內的是夏侯淵,隻有駐守井陘口的司馬懿不是曹家人。
要想策反,從曹軍內部打開突破口,無疑便隻有司馬懿這一處。
而要策反司馬懿,自然也就意味著要放過司馬懿,拉攏司馬懿。因此劉征才說“司馬仲達命不該絕”。
“也罷!過往之事便讓他過去吧!即刻替朕擬詔,招降司馬懿!”
荀彧正要動筆,劉征又道:“還是朕親筆吧!”
於是劉征當即手書一封,另附皇帝授職詔書一份,一並快馬加鞭送往了井陘。
這邊劉征的親筆信和詔書剛剛送出,荊州又來消息。陸遜得到了孫權的極力支持,無論兵馬錢糧,盡其所有!於是發兵集結於廬江,自尋陽西進。剛開始確實經曆一番苦戰,但很快便攻破了劉備軍的下雉、鄂城,隻有張飛
堅守西陵,尚能勉力支撐,然而情勢已然十分危險。
北麵劉征、曹操激戰正酣,劉備已知這是孫權傾盡全力一擊,自己已無抵擋可能。
諸葛亮勉力維持,鏖戰二月有餘,還是被陸遜突破了江夏防線,時局越發吃緊。
無奈之下,劉備隻能再次向劉征求援。
這會兒送到劉征手中的正是劉備的求援書信,信中將極言荊州形勢危險,請求務必給予援手,否則荊州不保。
然而這一切正在劉征預料之中,荀彧看過劉備來信之後,不禁撫須笑道:“荊州之事,誠如當日在長安所料!孫權逼迫日近,劉備能夠支撐到如今已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