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蒼天時代(2 / 3)

餘沫朔驚道:“外星人都不知道,你怎麼會知道?”

黃極笑道:“還記得嗎?他原本不知道那個東西叫什麼,反而是我提醒他的,以至於他跟我交流了很多知識。”

“擾動者壓根就不了解地球的文化,他隻是機緣巧合,知道了天龍人當年留了氣候掌控儀在地球上,僅此而已。”

“所以他才用製造地震波這種笨辦法尋找,而且還是從八竿子打不著的海地國開始找。”

“他對那台機器的描述,和山海經中的燭龍一模一樣,而位置山海經裏也寫的非常清楚,我們自然可以先於他找到大致範圍。”

“燭龍居鍾山下,不周負子山西北八百四十裏,就是鍾山,而鍾山西南一千裏,就是昆侖丘。三者都在同一條山脈上,找到其中任何一座,就能定位其他所有山。”

餘沫朔點點頭,來時的路上,黃極早就向他講述了上古的麵貌。

讓他們明白了什麼是昆侖,什麼又是昆侖之丘,連帶著還有少昊以及扶桑十日神樹都說了。

原本餘沫朔認定山海經是神話,但現在燭龍都被外星人找上門來了,他也無法覺得山海經都是幻想了,無風不起浪,他也隻能重新審視這種古代文獻。

他越看,越覺得上古簡直是群魔亂舞。

“可你來的這個位置不對啊。我們現在定義的昆侖山脈,跟古之昆侖丘壓根不是一回事。你來昆侖山口幹什麼?”餘沫朔問道。

黃極笑道:“的確,這裏不是昆侖丘,這裏原是不周負子山。”

“什麼!不周山?”在場的人都愣住了,東張西望,沒看出哪座山像傳說中的不周山啊。

餘沫朔不解道:“這裏崇山峻嶺無數,你指哪一座?”

黃極說道:“哪一座都不是,不周負子山,和昆侖丘一樣,並非是一座地理上的山峰,而是一棟高聳入天的建築。”

“它早就被當做違規建築拆除了,這裏隻是它原址。”

餘沫朔打斷道:“你先等會兒,你怎麼知道不周山是建築?就憑它在傳說中太過誇張?”

傳說不周山為天柱,支撐蒼天,上古之時有人可上下於此,所以又是連通天地之間的登天之路。

這傳說耳熟能詳,華國幾乎人人都能說上兩段,但因為與現實不符,所以隻能是神話。

對此黃極平靜道:“這並不是神話,這所謂的天柱,就是一座太空電梯,人能上下於此,登天去往天界……”

“不是……你越說越玄乎了。”餘沫朔打斷道:“我承認山海經裏是有些真實的原型,但天界就太扯了吧?‘天’我們都知道,就是大氣層而已,大氣層外就是太空。一根天柱直通天界,這是古人美好的想象……因為他們不知道天上是什麼……”

黃極反過來打斷他道:“不,他們知道,那裏是天人們所居住的地方。”

餘沫朔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說不周山是太空電梯,而上麵是太空站,那裏是外星人住的地方,所以才有不周山連通天地的傳說。但恕我直言,有些牽強,我不覺得古人能把太空站當做‘天’。”

黃極笑道:“高等文明誰還住太空站?或者說你真以為高等文明的太空站,是我們人類現在太空站的樣式?”

餘沫朔一愣。

黃極繼續說道:“不周山傳說裏的‘天’,指的是月球。”

“什麼!你等會兒!月球?這不可能,首先你說不周山是太空電梯,那麼它是被固定在大地上的。另一端連通月球,豈不是地月的相對位置被固定住了?”餘沫朔皺眉道:“而且地月距離三十八萬公裏,就算他們有這種技術,我也不認為他們會麻煩到造一套電梯,直接開飛船不更方便?”

黃極搖頭道:“當時地球與月亮,的確是被固定住了,而且月球距離地表極近!”

“所以對當時地上的人來說,月亮大的驚人,幾乎覆蓋了天穹,謂之於‘天’。當時的亞洲地區,抬頭就能看到所謂的‘天界’。月海上有大量的建築,甚至是飛船停泊。不周山連接著月球,亦有天龍人等各種外星人上下於此。”

“從下往上看,不周山就如同支撐著它一般,所以稱為天柱,又因它是個電梯,所以也可以說它是天路。”

“而在山海經中,它有個更加形象的官方稱呼‘不周負子’。”

餘沫朔想象了一下那副畫麵,簡直驚悚。

月球距離地球極近,有一根柱子連接,仿佛啞鈴一般。其中月球小得多,如果從太空上看,那就是大球連著小球,媽媽背著孩子。

餘沫朔打了個冷顫道:“不可能!那豈不是沒有月升月落了?地球自轉一周,等於月球公轉一周。距離那麼近,引力作用下,必然水災海嘯頻繁,甚至引發滔天海嘯。”

“地球的自轉速度也會變慢,整個氣候都會與現在完全不同。”

“對了!這麼近的月球,你也說了,要看起來和天一樣,這意味著看不到太陽了啊!相當於西半球沒有月亮,而東半球則天天日全食。不,已經不是日全食的問題了,而是完全漆黑!能把人冷死!”

“沒有陽光,所有植被都無法生長,沒有植物,動物也無法生存。”

“照你這麼說,的確是‘不周負子’了,的確是天柱、天路了,但完全不適宜人類生存啊!”

他連珠炮般地提出質疑,旁邊的人也頻頻點頭,月球距離地球太近,對於整個地球生態是毀滅性的,完全不會是現在這副模樣!

然而黃極淡定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複,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乃有女媧補天。”

眾人盡皆一愣,這是女媧補天傳說的最早描述。

黃極繼續道:“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是因為月球雖然近,但也不是完全覆蓋了天穹,隻是華國西北地區的人籠罩在黑暗之中,再加上中亞外加俄國遠東一大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