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莓棉花糖”的“舞台設置”上,出於就近和便利性原則,它的絕大部分地域和城市建築設計都是以京都為藍本而進行的。
其中固然有相當程度上的空想和二次創作加工的成分,但是基本的架構還是以城市的某一部分為主體的……這樣可以在維持一種親近感和生活氣息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降低美術特別是美術設計的成本。
人類真實建造、存在的城市,跟全然空想出來的舞台自然存在不同之處。
這是很通常的做法,很多或者漫畫的創作者都喜歡或者習慣於將故事的舞台藍本跟自己記憶中熟識或者正在生活著的城市相重合,這應該是一種文化心理在作祟。
當然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可以見諸於文字上的內容,在以動畫的形式進行表現的時候會更加模糊處理一些……在“草莓”中也是如此,有些舞台設置必然是這樣的,不過相反的,有些地方表現的也格外清晰。
比如在故事畫麵之中登場並不算太多的外景舞台上,“草莓”在製作的過程之中將ad Piha所在地的街區整個的搬了進去……在自己製作的動畫之中出現動畫公司自身,不得不這既算是一種的趣聞,也算是一種“軟廣告”了。
尤其是在草莓棉花糖這樣的作品之中,這更是確鑿無疑能夠把公司形象施加給觀眾的軟廣告了……畢竟這是那種可以增加當地遊客、促進地方旅遊業發展的動畫。
不過出於對作品本身的尊重,這種“廣告植入”自然不可能會到幹擾故事正常節奏的程度,偶然的出現、有人可能注意到而更多的人可能需要提醒才能注意到,這種處理才算是一種的趣味……事實上隻有“姐姐”騎著機車以一種不快不慢的速度從街道上駛過的時候,才可以看到混在街景裏一閃而過的ad Piha。
它的出現單位和維持時間隻可以用“幀”來計算。
其實這種給自己打廣告的行為,並不能算罕見,然而在作品之中出現的,大多也隻可能是真正的版權方而已,比如在JUP係的漫改動畫之中,經常可以看到編輯部大樓,後來的方文社輕改係現代背景的動畫之中,也可以經常看到某些地方會貼著它的公司銘牌……而動畫公司把自己塞進畫麵裏,顯然都不在其列。
理由很簡單,大多數時候動畫公司都跟“版權”甚至是“部分版權”這樣的詞不怎麼沾邊。而如果談動畫公司的獨立企劃及原創作品的話,老實很少現代背景的輕日常作品,原創動畫要麼是奇幻魔幻類,要麼是SF係,除此之外其他類型少之又少。
而對那些原創故事來,哪怕是現代舞台,在隨時可能炸的連渣都不剩下的城市之中,背景建築裏塞一個動畫公司,那肯定會有違和感出現的,現在這種趣味性的追求不能到幹擾觀眾觀感的程度才對……於是ad Piha的行為還算挺特例的,或者這家動畫公司本身就挺“特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