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姐妹依依話別,陳相妤送一個香囊作為回禮,給方錦書做個念想。
陳相妤走後,芳馨進來稟道:“姑娘,您在園子裏種的那片金銀花都開了。”
金銀花,又名忍冬,甘寒清熱而不傷胃,是夏常用的草藥。方錦書在花園了發現了兩株金銀花藤,便囑咐管花木的婆子多買了幾株回來,養了一片。
這個季節,金銀花正好都開了,可以摘些回來泡水喝著養身。
“走,我們去摘些回來。”
芳馨拎了一個籃子,跟在方錦書後麵,兩人沿著徑朝花園裏走去。
昨夜剛剛下過一場雨,此刻花園裏的空氣格外清新動人。初夏的清風拂過金銀花藤,黃白色的花在綠葉中搖曳,鼻端能聞到極淡的清香。
芳馨放下籃子,上前采摘起金銀花朵來。
方錦書挽了袖子,也開始采摘。對於她親自動手,芳馨並不感到奇怪。方錦書和別的姐不一樣,好多事情她都會親力親為。
采滿了半個籃子,方錦書的餘光處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園子裏不斷踱步來回走動。她們所處的地勢高,正好將她的行蹤收在眼底。
“你先采著。”方錦書吩咐了芳馨一句,拿出絲帕淨了手,沿著徑下去,見禮道:“書兒見過表姑母。”
陳婉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見到她才反應過來,笑道:“原來是書兒,你在這裏做什麼?”
方錦書指著上麵那片金銀花藤,笑道:“氣漸漸熱了,采一些金銀花回去,分給大家泡水喝。”
“表姑母,明兒就要走了,書兒還沒跟你道別,您可不要忘記了書兒。”
“怎麼會?”陳婉素笑道:“我在京中的親戚就隻得你們,隻要有空閑,我就會來給老夫人請安。書兒有沒有什麼喜歡的,我到時候給你帶來。”
陳瑞亮夫婦不會長期留在京城,她卻嫁在京城。不論陸五爺作何打算,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隻有方家。
方錦書對這些身外之物不甚在意,但陳婉素一番好意,她也不能拂了對方的心意,便道:“南市有家寧記糕點,做的桃酥很是不錯。表姑母若是方便,帶上兩匣子來,書兒便感激不盡了。”
果然還是個孩子,心頭惦記的都是吃食,陳婉素笑著應下來。
“表姑母怎地一個人在此,在找什麼東西嗎?”方才在上麵看著她的身影,方錦書便覺得她有些心事重重,才一個人在園子裏。
陳婉素搖了搖頭,目光越過樹梢,投向高遠的空,喃喃道:“你念的書多,是否知道魚躍龍門後的結局?”
她得含糊,方錦書卻聽出了個大概。
陸五爺何等人物,定下了陳婉素,自然少不了各種流言蜚語。這其中,恐怕大部分都是衝著陳婉素的身份而去。
什麼“癩蛤蟆想吃鵝肉”、什麼“商戶女兒設計了陸五爺才得以高嫁”等等言論,塵囂日上。尤其是那些想把自家女兒嫁給陸五爺,卻被他婉拒的人家。這個時候,免不了在流言裏添油加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