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劈劈啪啪地響了起來,方錦書捂住耳朵,笑看著四周的親人們,心頭一片安寧。左鄰右舍的爆竹也都先後響起,轉瞬間連成一片。遠處的爆竹也響了起來,洛陽城裏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除舊迎新。
吃過了除夕宴,方家眾人仍舊在慈安堂裏,一起守歲。
廚房裏的人準備好了餃子皮和各色餡料,放在案板上端了進來,方家的主子們開始動手包餃子。
方錦書包著餃子,腦中卻忍不住思緒翻飛。
舊年的這個時候,自己在淨衣庵裏和師太們一起包著春卷,靜和那麼矜貴嬌美的一個人,還有那樣好的春卷手藝。不知道,這個時候,她們是不是又聚在一起包春卷呢?
定然是的,淨衣庵裏的日子平靜祥和。無論少了誰,都不會影響到她們。可惜,自己要想再見到她們,卻不是那樣容易。皇家庵堂,沒有奉詔不得入內。
見妹妹出神,方錦暉用胳膊碰了碰她,道:“想什麼呢,這樣入神?”她將手裏已經包好的一個餃子,輕輕放在案板上,問道。
方錦書醒過神來,笑道:“想起舊年的除夕守歲時,見到主持師太包春卷,端的是好手藝。”
“妹妹受苦了。”方錦暉憐惜道。
見她誤會,方錦書也沒有解釋。從淨衣庵裏回來,她也都習慣了。所有的親朋都認為她在淨衣庵裏過的是苦日子,時間久了她也懶得分辨。
在那裏,雖然隻有芳菲一個人跟著,很多事情都需要她親自動手。但在精神上,卻要純粹得多。回京之後,她所耗費的心神,遠超於在淨衣庵時。
方老夫人坐在案頭正中,龐氏坐在她一側。見她手腳麻利的包好了一個三鮮餃子,龐氏笑道:“大嫂的手藝還是這麼好。”
方老夫人眼中露出追憶的神色,道:“一晃好多年了,年年都包,手藝能不好嗎?”
司嵐笙笑道:“我也每年都包,可這手藝遠遠比不上母親。”
在她們麵前的一個碟子裏,盛放著銅錢、金裸子、銀裸子、拇指大的玉珠等物。司嵐笙說著,拈起一個金裸子給方老夫人,道:“母親,我們方家是越來越好了。前幾年,哪裏有這些物事?”
方老夫人將金裸子包在手中的餃子裏,笑得心滿意足,道:“玉哥兒媳婦說得是,日子是越過越好了。”說著將這個餃子放在案板上,笑道:“待會煮來吃,看誰能吃到這些好兆頭!”
方家是典型的儒家,女人們都要有一手好女紅、廚藝,自小便學起。哪怕是年紀小的庶女,包起餃子來也似模似樣。
這樣一來,方錦書的手藝就顯得有些生疏。她前世是國公府嫡女,除夕夜包餃子主子們不過是應個景,大多還是由廚房的下人們完成,哪裏像方家這樣實打實。
每人麵前都排著餃子,左右一看,就數她麵前的最少。
如果您覺得《雙生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