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戶口(2 / 2)

四妮兒被這話噎住。蹲了半天爬起來。頭還直發昏。

她心想。不成了,今天得趕緊回去了。

---------------

她出門前和鍾老太說,要出去和姑太太家的小孫子玩。半路又自己跑出來。這會兒回去晚了說不定要被罵了。

四妮兒起身就準備往回走,她這趟毫無收獲。也並不奇怪。辦戶口本來就是非常考驗時間,人脈,機遇。尤其是在華國這個管製相對嚴格的時間段裏。犯罪率和逃犯相對於後世來說,要好得多。女同誌大晚上出門也不發怵。因為治安比較好。百姓思想淳樸。如果有個小偷什麼的,那是群起而攻之。

逃犯就更加不可能!

因為這時候你無論是住宿還是吃飯亦或是搭車,一要介紹信。二要糧票。沒介紹信戶口本。買不了火車票。也住不了招待所。去餐館吃飯,吃五兩米要給五兩米的當地糧票或者是全國糧票。除此之外,還要給錢!

所以出去外地,首先要把手上快到期的糧票換成時間更久的。然後換成全市糧票,再換成省糧票,再換成全國糧票。不然哪怕你光靠腿走,拿著錢也要餓死。

四妮兒手裏的糧票定期都去找白店長換成時間更加長的。她手頭上有一張比較稀罕的全國糧票。還是在供銷社淘換來的。打算以後出門的時候使用。

她回家的時候,家裏正在準備把棉絮和舊衣服曬了。棉襖裏麵的棉絮也要拍打一下,好讓棉花更加蓬鬆暖和。入冬以前的事情就多了。比如發的糧食得送去村裏的脫殼的機器打。以前是三兒在做,現在家裏隻有兩個老的一大一小。這活兒就是鍾老爹做。他挑著扁擔背著糧食。又吩咐四妮兒把山頭上的爹叫回來幹活。

四妮兒跑到廚房去,看到門口麵放著一個大竹簍,裏麵都是棉籽。鼓鼓囊囊的從竹簍的縫隙裏擠出來。她去吧地上的柴火枯枝掃了一遍,然後把掉下來的棉花塞進了背簍裏,整整齊齊的碼在角落裏。水缸裏還有一半的水。她剛拿起瓢,就聽到鍾老爹的聲音。他旁邊的是陳大江。大江叔幫忙挑著扁擔。他站在門口喊了句:“哎!嬸子,你們快出來。他們說山上水壩就好啦!現在都在搞慶祝哩!”

“啊,真的呀”

鍾老太擦著手出來,心想的是“這都修了多久了。可算是修好了。”又想到兒子這兩年可算是辛苦了。修水壩這幫富農子弟就得衝到前麵,做最辛苦的活兒。她就忍不住心疼。好在堤壩修了快兩三年了,如今總算是修好了。

“就是,挺說市裏的領導也過來視察了。聽說縣處級別的的領導都來啦!”

“走,咱們去看看。”鍾老太連忙擦了手就拉著鍾老爹往外走,一邊說:“我還沒見過當官的長啥樣嘞。”說完,就興致勃勃的帶著一老一小上山去了。此時山路上聚集著不少人。幾個吃手指的小娃娃蹲在黑色的轎車麵前瞧新鮮。底下還放了鞭炮,一路赤紅色的紙屑飄著一股硫磺的味道。

“走走走,他們都在山上剪彩。我們也去瞧瞧唄。”

如果您覺得《六零年代農場主》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5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