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 京城篇 一百十二、卸任歸家(一)(1 / 2)

對於預言成真,董纖纖並不覺得有成就感。

聽聞伴月國國內形勢混亂,伴月國國民四處逃難,北庭邊城和雲州等地都收容了不少難民。

董纖纖聽聞這些消息是她回到雲州後,心中充滿愧疚不安,最終也隻能一聲歎息作罷。

她已盡力了,可伴月國國王還是沒有相信她,無法提前告知百姓避難,造成伴月國慘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害。本就是小國,地方小人也不多,據說國王看到底下人統計上來的傷亡數目,國王當場氣暈,醒來後反複念叨著:為什麼那時候不信她的話?不過董纖纖既已回到雲州,伴月國的事她也不再理會。

前日他們回到雲州。

第一次踏進這片陌生的土地,董纖纖坐在馬車裏瞧著沿途的景物,路上有不少樂溪族人穿著獨特的民族服飾,不論是年輕的年長的麵龐都洋溢溫暖的笑容,經旁邊的水璿介紹樂溪族人很重視端午,隻要端午來臨,雲州街上便能看到許多樂溪族人的身影,他們或出門買賣艾草、粽子等端午必備,或結伴同遊遊賞,一同去看賽龍舟等傳統民俗。乍然聽聞樂溪族人重視端午,又必備艾草、粽子,董纖纖嘴角抽了抽:不會那麼巧,這個時空也曾出現一位叫屈原的人投了汨羅江,引來後人無盡的追思?

水璿表示樂溪族人祭拜的是某位樂溪族的領袖,傳說以前某個時候這位樂溪族領袖為保護樂溪族的利益而不幸遇難,這位領袖素有賢名處事又公正,是樂溪族人心中的精神領袖,因而,每年的端午時節,樂溪族人都會大肆慶祝,以告慰這位領袖在天之靈。這個傳統習慣也一直保留下來,董纖纖感歎,即便在不同的空間,世間萬物的發展仍逃不過時間的掌控,總會有那麼幾處與現世的曆史進程相似地交叉點。

董纖纖聳聳肩,不再想這些深奧的問題。

眼下,她已經到了雲州,那麼她和夏弦月的事也要擺上議程了。

她想著他就在後麵的那輛馬車上,下意識地咬咬唇:她該怎麼開口告訴他?

我最多隻能與你在一起十年,這樣的我,你還要嗎?

她沒有勇氣問,明知道他肯定會給肯定的答案,可她卻忐忑他們看不到光明的未來。

水璿見她麵色不好又歎氣,不由多留了心眼。

等他們到了莫家,不僅莫家人在門口迎接,還有水月教的長老們。

怎麼搞的那麼隆重?

水璿扶董纖纖下車,夏弦月接手照顧她的任務,小心地牽著她,董纖纖黑線:她又不是三歲小孩兒,還擔心她摔了不成?

水月教長老們雖然得了水璿提前彙報過新聖姑的情況,雖然都有心理準備,但此刻見兩人相伴而行,旁若無人的親昵姿態,幾位長老們不覺皺眉。自從董纖纖能幫水月教度過一劫,又成功預言伴月國的天災,水月教已將董纖纖視作真正的聖姑,若說之前還存有輕視怠慢之心,可水月教能存活下來並得以在雲州繼續發展壯大,都歸功於董纖纖和莫家,因而教中上下對董纖纖都持讚譽態度。可是,好不容易盼到聖姑回來,怎麼偏就看到那麼礙眼的場麵?

水璿已知董纖纖的打算,見董纖纖與夏弦月關係親密,也沒有說什麼。連孩子都懷了還裝不認識,那才是太假了,而且董纖纖的思想明顯不似這時代的女子矜持,雖然她能演得賢良淑德,可她骨子裏根本是離經叛道。

“這位公子,請你與聖姑保持距離。”於長老看不下去,上前“請”夏弦月離董纖纖遠點。

夏弦月看看董纖纖,無辜地說道:“有什麼不妥嗎?”

非常的不妥好不好?於長老氣的吹胡子瞪眼,這男子膽子未免太大了,除非是水月教神靈們同意的聖姑夫婿人選,任何男子都不可以與聖姑如此親密。於長老氣惱他故作無知,轉而鄭重地懇請董纖纖注重儀表,別失了水月教的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