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我總以為楚辭是在利用我幫他登上皇位,讓我成為他手中的利刃。
直到他大勢已成,我失去了利用價值,又棄如敝履。
我嫌他心狠手辣,卻不知他也有他的苦衷。
在踏上皇權的這條路時,楚辭深知自己身中劇毒,命不久矣。
他想我更好的活著,也為了燕國的太平盛世,不得不讓我以為他移情別戀,最後我也如他所願,一輩子活在了仇恨之中。
直到死也不知真相。
閉上眼的那刻,我真的好冷,也好累,可我看到了他在天上對我笑,他說:對不起,楚楚,來生,我再還你。
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他笑,笑得絕望而又淒涼,我隻知我無顏再麵對他。
……
當我再次醒來與他相遇,是在兩國的邊界。
我涼國丞相李忠賢屢次殺害燕國進入大涼的商人,挑起兩國戰端。
他借機找到楚辭,以十座銅礦為交易,讓楚辭上演了一場被捉奸在床戲碼算計了身為大涼執政公主的我。
對於李忠賢來說,隻有我遠嫁燕國,李家在涼國的朝堂上才能呼風喚雨,所以當我與楚辭兩人被捉奸時,和親之事也便順理成章。
楚辭之所以和他做這筆交易,完全是因為燕國皇宮傳來內亂的消息,他不得不迅速趕回朝中。
此時兩國又正是交戰,涼國不是弱國,他一旦退兵,擔心涼國會趁勢追擊,所以與李忠賢達成了協議,兩人各取所需。
在眾人麵前毀我清白,楚辭再以和親為由,將身為涼國執政公主的我帶走做為人質,我沒想到今生跟他的相遇會是這樣的開始。
當時,我一眼識破李忠賢聯合楚辭算計我的陰謀,毫不留情的揭穿。
楚辭深知眼前女子不同尋常,就算是當場捉奸在床,我也不一定會答應和親,所以他隻能一劍將李忠賢殺害,來表達他對和親的誠意。
而我也很清楚知道以後燕國在他的帶領下隻會越發強大,便與他立下了十年和平之約。
楚辭雖然沒有答應保兩國安泰和平,但承諾了以後他絕不會攻打涼國。
這樣的承諾我自是滿意,因為我心知楚辭將是燕國未來的皇帝,那麼今日的承諾必換來兩國長久和平,所以答應了和親。
我和他在回京途中,遇到了大批刺客,這些刺客都是燕國皇宮裏慕北辰派來的。
楚辭一直都是太子慕逸的人,所以他斷不能讓楚辭活著回到朝中。
楚恒帝假意駕崩,繼位的不是皇後嫡親長子慕逸,反而是庶出慕北辰,朝野上下頗多議論,但楚恒帝遺詔上卻是傳位於豐王。
實際是傳位於三王爺,隻不過有的人字上多添了一筆,三王爺乃皇後之子慕逸
豐王卻是慕北辰,當年慕北辰出生之時正乃五穀豐登的秋季,便賜字為豐,這也是眾所周知。
朝中明爭暗鬥不斷,丞相司馬弘更是不同意,因為慕逸是他的兒子,所以他必須讓慕逸繼位。
楚辭與我經過幾番波折,終於來到淮安城。
而芸貴妃的父親夏尚書卻安排了人在城門前冒充是慕逸的人將楚辭截住,而一路上我覺蹊蹺,就尾隨而去。
直到看著他不慎中計,被人帶走,關押了起來。
我見他被關押的地方守衛森嚴,於是找到了慕逸帶人前來搭救,不料見到的情形卻是他與芸貴妃二人親昵的畫麵。
因為這件事,慕逸的心裏對楚辭有了芥蒂,也是之後他想除去楚辭的原因。
我同樣冷嘲熱諷了幾句,我知道這位芸貴妃早在入宮之前便對他芳心暗許。
楚辭從芸貴妃口中得知,三日後,便是慕北辰登基的日子。
隻不過這一開始就是將計就計,慕恒帝之所以遲遲未動手,是他還不清楚逆子慕北辰在朝中勢力究竟有多大,借這次機會想要一並鏟除。
楚辭帶著趕回來的士兵圍剿叛賊,立下大功,被封為平西王。
為了穩定朝中大臣的心,三王爺慕逸也終於成了太子。
其實慕恒帝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慕逸實在才智平平,一無長處,但念起是皇後的嫡長子,朝中又經曆此番軒然大波,不得不定下。
慕北辰被貶為庶民。
此時,楚辭將邊境和親之事一五一十的回稟了慕恒帝。
慕恒帝得知後,擔憂楚家在朝中勢力過於龐大,有意讓我嫁給慕逸。
然而慕逸得知我真實身份後,也屢次對我獻殷勤。
當日楚辭知道慕恒帝有這樣的念想後,心情尤為煩悶,出宮回府時無意看見慕逸與我在一起賞燈。
楚辭更是心煩意亂,喝了不少酒,找到我問願不願意跟他走,去過閑雲野鶴的生活。
我拒絕了,並且還對他說,我是身份尊貴的大涼公主,豈會甘心過平民的日子。
楚辭失望了,說我不過是個想攀龍附鳳的女人。
我的內心一片荒涼,之前建立起來的好感再次化為泡影,盡管重生一世,也不過是重蹈覆轍。
對於慕逸的接近,我不抗拒,但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