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號作金丹(1 / 2)

“合抱陰陽,靈台通達,常存神明,真氣自發,五龍三江會神池,……”

方先覺學過一些道門常識,但是對某些上古術語還是一竅不通,若不是聞仲以入夢傳法,那麼光翻譯估計沒個幾十年是不成的,修道你連讀都讀不懂還修個屁啊。

畢竟,道門門派林立,各有各的傳承,從茫茫書海裏找到一兩個特定的詞彙簡直是癡人夢,這還是人家的珍藏允許觀看的情況下,畢竟,門第之見在道門可是非常嚴重的。

雙腿盤膝而坐隻不過是比跪坐舒服一點,但是有椅子或者凳子當然是更好了,於是方先覺坐在了椅子上,沒躺下是因為怕躺下修著修著就睡著了,沾枕頭就著呼呼的。

雙手相疊,氣沉丹田,眼觀鼻鼻觀心,修仙首先要築基,築的是大道之基,意在更好的修行。

但是實際有的人出身好生道基不用築基,修仙本來就是拚賦拚種族拚跟腳拚底蘊的啊,一個窮逼散修拿靈蓋撞人家的翻印啊?

凡人修道需得百日築基,方能氣滿抱丹,這個過程若是資尚可大概需要十年時間,若是資愚鈍那一輩子也無緣啊。

方先覺乃是人之資,修的又是截教正統之法,又有至寶昆侖鏡相助,雖不是生道基生而神聖,也僅僅一個多時辰,便已經完成了尋常人十年的苦功,再次證明了散修比不過宗門弟子。

隻覺頭頂靈氣自百會穴(防和諧)至灌而入,分為兩股,一股走手十二正經行遍周,彙入檀口氣海,蘊養五髒為凝聚胸中五氣做準備。

這就是大門派的好處,哪怕修慢點也要打好基礎,成仙之後凝聚胸中五氣要比常人輕鬆幾倍。

而另一股則是走奇經八脈,入丹田,一縷縷一絲絲,彙聚成團,冥冥之中有一種預感,隻見眼前一輪大日徐徐而升。

初生之朝陽將出未出,便已放萬丈霞光,紫氣自東南方滾滾而來,日升月落之時正是結丹的好時候。

這時光暗淡,陽氣不似白日那般酷烈,也不似夜間那般柔和,正是陽氣勃發之時,這也是某種生理現象的原因,以晨的時間基本上就能推算出陽氣升騰的時間(女人不行,因為沒那功能)。

方先覺抱元守一,凝神靜氣準備迎接修仙路上的第一大難關,抱氣成丹難在成丹的一刻需要極大的能量構成一個全新的器官——金丹。

修士的金丹是一身修為精華所在,乃是不可多得的材地寶,因為蘊含大量的靈氣,所以在上古時期魔道修士也常常大規模圈養低等級修士收割金丹。

這個時候,有師承和沒師承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有師承的人有長輩提供材地寶,可以是資源充足可以安安心心結丹,沒師承的人沒有充足的資源,哪怕結丹了也是豆丁大,人比人氣死人啊。

隻見方先覺掏出個玉葫蘆從裏麵倒出一顆仙丹,頓時間整個屋子內飄滿了香氣,使人口舌生津,隻是聞一聞也通體舒泰。

這丹藥好似有霞光外放赫然如明珠一般,又好似鑽石般晶瑩剔透,雖然沒見過那蟠桃是何等的模樣,想來連那猴子都禁不住誘惑,必然不是這丹藥可比的。

這便是高級仙人常用的玉珥丹,用來辟穀充當食物的,畢竟仙人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口腹之欲還是有的,所以這種味道鮮美的丹藥自然是倍受追捧。

畢竟是仙人之物哪怕是顆辟穀用的丹藥也是蘊含大量能量的,畢竟是質量更高的仙氣,對於仙人以下那可都是靈丹妙藥啊,吃一顆頂一年不用吃飯。

收起玉葫蘆,把藥仰脖吞下,有道是一粒金丹吞入腹,方知我命由我不一,一股股仙氣幾乎自體內噴薄而出,方先覺不過是個沒有結丹的修士,收攏不住如此之多的靈氣。

隻見太陽即將露出地平線,方先覺知道時間不等人,必須盡快結丹,否則必須等到下一個日出方能結丹,還會浪費一顆寶貴的仙丹。

放下俗念,收攝心神,氣團愈加濃鬱,正是結丹的大好時機,雲氣遇塵而成雨,而靈氣想要結成金丹也需要一個引子,這就是修士的神念。

靈氣彙聚到了一個極限的時候,在丹田凝聚成了一個顆的露珠,這是金丹的雛形,這時候已經很輕鬆了,最初的一滴是最難的而後就輕鬆了不少。

體內的仙氣蜂擁而至彙聚在了丹田,使得這一滴露珠越來越大,隻到方先覺感到了腹有些脹痛的時候已經有了核桃大,是時候結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