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澀澀的時光(1 / 2)

時候家裏很窮,我爸是一個相對來比較好吃懶做的人,用我媽媽的原話:砍一擔柴他就可以在路上吃掉比賣柴錢多幾倍的點心,而且有借錢不還的惡習,所以村裏沒什麼人看的起他。

在我九歲的時候,爸媽經常因為生活瑣事吵架打架,所以媽媽外出打工開始了和爸的分離生活。

媽媽雖然有斷斷續續給家裏一點經濟支持,但沒媽的日子一直讓我過了十一年。

我不知道媽媽後來怎麼變的那麼忙,一年都看不了幾次,有時候晚上回來,早上就坐最早的那班車走了。

在家的時候她會把心裏的話,需要注意的話和哥哥交待清楚,還會和哥一張一張數著她從外麵賺回來的錢,開心的兩人哈哈大笑。

而我隻有躲在角落裏等她給我幾毛錢買棒冰吃。

從鄰居的咬耳談話裏聽到關於媽媽的一些閑話,大概你們也能猜到吧!那時我非常厭惡那些人的嘴臉,大家都窮的要命,卻還有閑功夫往別人傷口上灑鹽,尋找一種變態的樂趣,誰人之初性本善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回家了,第二便帶我去鄉裏的街上給我做衣服(那時很少有賣衣服的店)一共有兩套,我和媽媽就在那裏等。

一件還沒做完的時候,媽媽就有什麼事要走了,叫我自己在那等做完。

我哭著拉著媽媽的衣角求她不要走,我我可以不要新衣服隻求你別走,我要媽媽。

可她最終還是走了,晚上我拿著做好的兩套新衣服急急往家趕,時間已是半夜了。

一個11歲的女孩子足足走了5裏夜路,就因為媽媽忘記給她留下元錢車費。第一次我問自己:媽媽真的愛我嗎?

忘了我的哥哥,他比我大兩歲,很聰明也很敏感,從學到大學成績都是前幾名,家裏牆壁上貼滿了他的獎狀,各方麵的都有。

而我隻有一張體育方麵的:登山比賽第五名。

這麼優秀的哥哥我不知道為什麼他那麼排斥自己的妹妹,隻要他在的地方我也去了他就立馬走人,臨走還瞪我一眼。

家裏好不容易買了一台電視,我和爸都想看,可他硬是把門關的緊緊的,任何東西都不和我們分享。

我爸也有點怕他,話都是沒有底氣的嗡嗡聲。

他上初中我上學,印象中他沒有和我以及爸交流過什麼,有的隻是命令。同學老師都很喜歡他,在外麵他也很樂觀大方,可在家他就是冰山一角。

可以那時我對他是又敬又怕,而他對我是厭惡加點同情。

哥哥的錢似乎有很多,流行什麼他就有什麼,十幾歲的他把我和爸,毅然的推到了另一個世界。

後來哥到城市去上大學了,而我也升上了初中,可媽媽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我和爸就過著盼媽媽盼哥哥的日子。

後來我才知道,學三年級的時候爸和媽就離婚了,哥隨了媽,我隨了爸。

沒有媽的日子真不好過,爸是一個粗枝大葉的男人,又什麼都不懂。我是一個女孩,一個正在發育成長的女孩。

14歲那年,我第一次來大姨媽嚇的不知所措,整整一上午關在房間害怕的不知怎麼辦,那時還沒有衛生巾,大人都是用一塊類似像布的東西,再綁上兩根帶子捆在腰上。

幸好鄰居阿姨洗東西經過我窗下,我偷偷的輕輕叫了她一下,嚇的她把手裏拿著的東西都掉了。

後來她對我,以後有這事就找我,英都是用我的(她女兒)。

當時我真是感激的差點叫媽。那種溫暖,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比擬。

可是第二出門,全村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來紅了。

還記得11歲時媽媽給我做的兩套衣服嗎?

沒錯,從11歲到16歲我就隻有那兩套衣服。破了補,補了還補。

那時候我也不知道什麼叫漂亮,衛生方麵也欠佳,所以會有很多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來欺負我,也不和我交朋友,還給我取了個外號:晾衣杆。

是的,又黑又瘦又高,那就是16歲前的我。

初中快畢業時,校長找到我和另外幾個女孩子談話,問我們願不願意去市裏的一所民辦藝術學校讀書?畢業後就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