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六大綜合症”(1 / 1)

轉一個帖子,好讓讀者朋友對機關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一是“懶散拖拉”症

有些政府機關是個養尊處優的好地方,即使再勤奮、再刻苦的人一旦在政府機關工作久了,也會不由自主地懶惰起來。當然有些懶惰人士也是有其難言之隱的,比如單位工作人員太多,你就是想做工作卻苦於無事可幹,慢慢的也會“蛻化”,變的懶惰起來,而人一旦變得懶惰以後,再讓他勤奮起來就千難萬難了。也正源於一個“懶”字,有的人遲到早退,有的人辦事拖拉工作推委,有的人不求上進、得過且過,有的人三打魚兩曬網,有的人一看書、一碰電腦頭就暈,有的人遇到難事馬上就推到一邊,等等等等。患上此症的機關工作人員,“推”和“躲”是他們的工作“法寶”,其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二是“刁鑽圓滑”症

在你身邊,總會有這樣一群陽奉陰違、兩麵三刀的所謂“人”。這些人在機關或部門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個人升遷”。他們的心思一般不會真正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如何揣度領導心理,如何討領導歡心,即使“認真”工作,那也是做給領導看的。他們一般都喜歡在領導麵前討好賣乖,竭盡獻媚之能事。他們事情做不了多少,但是“能會道”,全憑“一張嘴”吃飯,而且非常善於“學習”官場之道,並加以“發揚光大”。這樣的人往往仗著上麵有領導護著,有領導“信任”,對下級或老百姓是橫眉豎眼挑毛病,甚至為所欲為、無惡不作、禍害一方。

三是“貪得無厭”症

政府機關的工作環境相對比較清閑,而工資福利又相對比較豐厚。在這樣優哉遊哉的政治土壤裏,**就特別容易滋生蔓延。當然企業也有**現象,但畢竟不如政府機關多。在**方麵,那些擁有實權派的貪官汙吏們,個個都是身先士卒,奮不顧身;而沒有實權者,往往也會在心裏想,搞不到錢,就搞些實物,如果連實物也搞不到,那就吃他幾頓,或者讓他人請卡拉K。總之,相比在企業工作,貪欲在有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上尤為強烈和明顯。患上此症的機關工作人員,不擇手段是他們攫取錢物的“生財”之道,也正因如此,他們也就越陷越深,直至走向犯罪的深淵。

四是“狂妄自大”症

政府機關是高高在上的一個實權部門,地位無人能撼,因此政府機關的一些工作人員得益於時地利人和,更是如魚得水,可以毫無顧及地放縱自己。在對待工作對象方麵,他們輕者輕描淡寫,無動於衷,重者飛揚跋扈、口沫橫飛,驕傲自大的心理看的非常清楚。如果把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和普通老百姓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可以看出有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話聲音洪量,態度生硬,牛氣衝,不留餘地,而企業員工和普通老百姓大都是唯唯諾諾、畢恭畢敬,不僅工作場合如此,就是在八時之外也可常見這一“景觀”。目前人們對政府機關的工作態度頗有微詞,其中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狂妄自大”是主要成因。

五是“麻木不仁”症

患上此症的人在敏感部門特別多,如紀檢、監察、公安、法院等部門,這些職能部門的工作經常牽扯到殺人傷害、搶劫強奸、冤假錯案、貪汙**等,麵對不平之事,他們開始時可能還義憤填膺,想利用自己的職權來為受害者討回公道,但時間一久,由於看的多了,加之自己的能力也不足以為他們鳴不平、討公道,於是就變得麻木起來,而他們一旦麻木之後,對受害者的眼淚、倍受摧殘的群眾和貪官汙吏的罪惡行徑也就熟視無睹、無動於衷了,再不平等的事在他們眼裏都是事一樁,不值得大驚怪。有這些“麻木不仁”的執法者,老百姓的權益恐怕也就難以得到真正維護了。

六是“好高騖遠”症

曾有民間戲言:“有本事的當老板,沒本事的擺攤,不三不四的在上班”。相信每個上班族聽了這話都不高興,自己怎麼突然變成了不三不四的人了,但細想這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特別是在政府機關工作的上班一族更是如此。看看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他們大都自命不凡,認為自己的本事沒能發揮出來,再加之日常接觸的老板或者有錢人多,看到別人賺錢容易,自己不知不覺就會自我意識膨脹,變得野心勃勃,有一種想幹大事業的yu望和衝動,但由於他們在政府機關工作一久,都患上了嚴重的“懶”症,再加之自己的水平也不怎麼樣,因此決定了他們的“鴻鵠之誌”也隻能永遠地儲存在他們的腦海裏。

當然,“機關綜合症”遠非僅此幾種。這裏所列無非是為了引起機關工作人員、包括世人進行救治的警醒。我們每一位同誌都要時時反省自己,如偶染一症,須盡快尋醫問藥,對症治療;若等到自己數症並發,已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治的時候,就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