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翻地覆(1 / 2)

在全世界進入新世紀之後,塞利斯國內產業界的電氣化發展也變得越發的迅猛,而為了適應這種本國工業及民用用電需求的猛增勢頭,到1901年上半年為止,在陳澤宇的指示下,塞利斯本國中央政府便已經陸續不斷加大了國內各地區電廠與水利電站的建設力度。

就在當年4月份的時候,位於國內甘肅省永靖縣境內的劉家峽水電站也終於建成完工。繼國內雲南石龍壩水電站、杭州新安江水電站及洛陽黃河中段的浪底水電站之後,塞利斯終於建成了國內第四座裝機容量達到百萬千瓦級別的大型水力發電工程。

從電站的裝機容量來看,這座剛建成的劉家峽水電站僅比在它下遊的浪底要少上些許。這座耗時1年零9個月才建成的重力壩型水電站總庫容水量超過60億立方米,壩高148米,自南向北共計安裝了五部發電機組,裝機總功率為15萬千瓦,預計全年發電量能達到558億千瓦時左右,到當年的4月19日,劉家峽水電站工程的最後一台5萬千瓦機組也於當月安裝到位並投入運行。

得益於這座剛建成的劉家峽水電站,位於其西北方的甘肅玉門油田至此有了充足的可靠能源供應。與之同時,塞利斯本國也不斷的加大了西北石油產業的開發力度,源源不斷的資金、設備開始進入位於玉門境內的石油工業區。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到當年的7月末,塞裏斯國內的玉門石油產量也理所當然的再創新高。據統計。甘肅的西部石油公司在當月的月產原油能力再次突破了曆史。達到了超記錄的6萬噸。比之前的一季度幾乎又是翻了一番,整個公司企業彰顯出了令人驚歎的運作活力和開發效率,與此同時,也越發顯現了塞利斯石油人才的睿智與才華。

隨著西部石油產業的不斷擴張,當地玉門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地覆的變化。

除了少部分上了年紀的老人還呆在家中拾弄田地之外,如今玉門當地的大多數年輕人都早已經跑到玉門新區的西部石油公司,一個個全都當上了石油產業工人。除了這些當地人之外,還有不少東部的本國公民也因為聽到玉門收入豐厚的原因而千裏迢迢的趕了過來。

幾乎就是眨眼之間。原本那座人口還不到萬人的河西縣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到1901年第二季度末時,當地的人口總數量便已經突破了10萬人的大關。

不過一年多的時間,玉門,這個原本還人煙稀少的荒蕪之地,轉眼間便已經宛然成為了一座頗具現代氣息的石油之城……

7月的西北玉門。

在離西部石油員工宿舍公寓區不遠處的一個人工湖畔,岸邊上楊柳婀娜,百花競放。

與西部石油生活區臨湖相望的商業區裏,街道上人來人往。行人往來如梭。

因為今正好是國家法定的休沐日,除了臨時加班的。如今西部石油大部分工人都閑暇了下來,這些懷揣著大筆鈔票的員工一個個都滿懷興奮,各自隨著人流打量著沿街旁琳琅滿目的商鋪攤點。

這樣的場麵,如果是在過去,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

經過一年多以來的石油大開發,數萬名石油工人與技術人員陸續從塞利斯國內的各個地區遷徙而來……最早的一批人員便是在當初考察隊隊長趙建初博士圈定的老君廟一帶安營紮寨,在政府相關部門的號召下,西部石油,這座年輕的企業帶領著大批鬥誌磅礴的工人們在油田上埋頭苦幹……這些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石油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找油豎井,建設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