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四大蒙王 崛起勢力(1 / 2)

蒙古自葛爾丹之後,一直是相安無事,各部落之間也都和睦相處沒有戰爭。但是,人心浮動權力作亂,沒有幾位部落之王不想學習忽必烈的,隻是條件限製或者是沒有本事對抗大清,所以不敢隨意動手。

蒙古大體分為這個區域,以東、南、西、北代稱,每個區域都存在著數十個部落。東蒙之中有八大部落、十個中層部落及十七個部落,大部落中為首的是巴林特旗和呼倫固旗,一山不容二虎,兩大旗自然不會和睦共事,而其他的六大部落其中部落都分兩批,分別支持兩大旗首。

西蒙數十部落中,大部落以科爾沁部落為首,中型部落中以克拉克汗部為首。其中勢力最大的是科爾沁部,這是孝莊太後的老家,是清政府皇帝的後家園。多年來,因為皇家的關係,科爾沁一直是西蒙的旗首。克拉克汗部乃是古老的部落,隻是因為資助過葛爾丹的原因,被降為了二級部落。

北麵部落數量稀少,大型部落隻有三個,土謝圖汗部、斯巴魯部落及達爾旗汗。中型部落以瓦刺汗部為首,瓦刺汗王一直在私底下聯合眾中部落,想要對抗三大部落。因為三大部落的霸道實力,其他的中部落隻能聯盟對抗。

南麵部落雖多卻是實力不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實力部落,但是中部落很多,加上和睦互助所以這裏最為安靜。而且部落之間是聯盟的,其中勢力最大的要數蘇完瓜爾佳王部。因為當年的蘇完瓜爾佳王爺深受康熙的信任,加上以和為貴,所以在草原上頗有威名。

巴林特旗部首領哲也石路,正當壯年之姿,雄心勃勃一直以忽必烈為本。希望能統一下。為了訓練處厲害的鐵騎兵馬,他將一半的收入都投在了兵營建樹。戰馬、彎刀、勇士,是他訂立的三大製度獎勵製度。為了訓練騎兵,他四處尋找名師高人,以重金聘請收為己用。康熙末年,有人上書。此人乃是第二個葛爾丹,要朝廷防範。因為哲也石路之父的笑裏藏刀計謀,朝廷被迷惑。

呼倫固旗有精兵五萬,全是清一色的騎兵,步弓箭手五萬,清一色的弓弩部隊。管理著東蒙數千裏的草原,名符其實的第一部落,曾被康熙封為東蒙王旗。因為王爺年老的緣故,使得部落近年來沒有大的發展。漸漸的被巴林特旗超越。

老首領有兩個兒子、四個女兒。大王子雷拓,陰險狡詐,喜好女色而不理政事。二王子呼圖,隻想揮筆潑墨習練文章,而不是王者材料。大女兒二女兒遠嫁,三女兒雖然精通書文,善於管理家務,卻患病多年不能勞累。唯獨老四最為大用。雖然是美麗的女兒身,卻能帶父管理部落。並且是井井有條的,可惜她改不掉蛇蠍心腸的性子,心狠手辣是遠近聞名。

“父王,我聽哲也石路那子暗中召集了眾多部落,想要稱王,我們的盡快想辦法壓製。否則這死對頭可要欺負我們了。”四格格蘭茶海衝進大帳喊道。

哲也石路召集各個部落集會,要求尊奉他為東蒙之首的消息老王爺已經知道,為此特意召集眾人進入大帳商量。因為當時蘭茶海不在部落,衛士沒有通知到她,所以她不知眾人正在商議此事。老王爺揮手讓她坐在身邊位置上。道:“眾位可有何決策,盡管出。”

大王子冷哼道:“父王,巴林特旗一直是咱們對頭,不如乘此機會消滅他們。哲也石路是個梟雄,自打奪去王位後更是大力改革,將兵馬人數提升到了十萬,這明擺著要與我們為敵。此次他敢召集各部落集會,想來是要行動了。父王我們準備吧。”

“此人身藏雄心,是個可怕的對手,一直以來無論是大部落,父王都是以德待人,可是他卻暗藏禍心,一直窺視著我們旗首的位置。現在突然集合,隻怕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父皇,如若在不準備,隻怕敵人要殺上來了。”二王子冷靜的建議道。

三格格以及其他重要大臣也都建議對抗,而四格格蘭茶海更是舉手讚同,她早就想殺對方以消心頭之恨。在幾年前,哲也石路在一次東蒙部落集會上看到了四格格,便想要迎娶過門。她有她的目光,自然不會喜歡大胡子哲也石路。其實哲也石路隻是比她大十歲而已,在蒙古,這不算什麼。蘭茶海拒絕了對方,兩個部落也從盟友變成了對立。

老王爺看著眾人沉思了片刻後,道:“好,我們先給大清皇上書信,巴林特旗召集人馬叛亂。老大,你派人召集臣屬的各部落頭領前來集合。老二,你與大臣們定製行軍方案。三兒,管理糧草,四兒,你集合部隊。如果巴林特旗不動則罷,動則消滅他們。”

巴林特旗的大王帳篷內,十多位大中型部落的頭領坐在此處,他們都是臣屬巴林特旗的部落。哲也石路坐在上首,在他的旁邊有個豪華的空位,眾人都在猜想這是什麼人坐的。哲也石路道:“這次請你們來還是一件事,讓你們起兵助我消滅呼倫固旗,讓我成為東蒙之首,而後統一蒙古,最後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