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該部分內容僅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大家了解古代盜墓的相關方法,切勿模仿,盜墓犯法,還望尊重死者。
(一)在這一行中,盜墓一般分為四步曲,即望、聞、問、切。
“望”是指望氣看風水,講的是如何通過地勢判斷出古墓的大概位置。要做到這一點的方法很多。
首先你得有一定的風水學基礎知識,一般的古墓安葬之地都會選擇在依山麵水之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了解古墓所在地區的習俗和古墓的朝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他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舉幾個例子,魏晉時期巨大厚實的山石砌成拱形,縫隙用麻魚膠粘合;唐代則一般開山為陵,氣勢龐大;而清朝之後的則更多的使用了青石磚,異常堅固。
其次你就可以通過觀察地表的植被生長情況來判斷古墓的位置。一般古墓上方的植被生長不好,草色枯黃,這是因為古墓所在地方地下水位很低,一般情況下地下水和雨水都很難滲進墓穴。而且古人將棺材埋葬時,並非用普通的土,而是使用了幹燥的木碳、粘稠的白膏泥、以石灰為主的三合土,由下向上,由裏及外,逐層覆蓋、回填、夯實;
再者有一種方法叫“望雪法”,就是如果地麵沒有植被,那麼就要選擇冬季來探墓。在下雪,由於古墓所在的地層溫度與地麵水吸收速度與周邊地塊不同,根據雪水融化情況就可以看出來。有古墓的地方如果是平地,雪層較容易形成,潮濕速度比其它地方慢;如果地麵高窪不平,或是有一定的海拔,這便更好判斷了,積雪很難形成的地方就是古墓所在位置。
“聞”是指聞氣味,靠泥土的氣息來判斷古墓是否被盜過,或根據泥土來判斷出古墓的大致朝代,更有甚者專門訓練出通過聞來尋找墓穴的盜墓犬。
要知道的是,秦漢時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銀和朱砂用於防腐,而唐宋之後的墓葬牆壁上通常塗抹有青膏泥。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些味道因為墓頂填實夯土的原因,一般人是聞不出來的,所以需要進行專門的訓練,而前麵的盜墓犬就是因此應運而生的。
“問”是指通過與當地老者或者有其他有威望的人交談來套出古墓的一些相關信息,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假扮成風水先生,盡顯你的口舌之能;
“切”分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指的是如何下鏟打洞,要尋出一條最快通到棺槨的盜洞;第二層指的是如何從死者身上摸寶物,這裏大有講究,盜墓者需要從頭至口再至肛門,最後至腳。講究的是沉靜準確,沒有遺漏;最後一層,也是最高深的一層,就是等到經驗成熟之後,可以通過手對古物的觸感來判斷大致的年代。這一層,就是盜墓者的至高境界了。
(二)對於古墓中一些常見機關的破解方法。
破寶龍火琉璃頂:從側麵挖,頂上的龍火琉璃瓦就不會破。
破夯土層:用大勺子一勺一勺地將醋淋到夯土層上,等這一桶醋澆完了,這塊墓牆也就被腐蝕得差不多了。
破懸魂梯:閉著眼瞎走倒容易走出去。
破流沙層:在地下爆炸一個大坑,流沙引導到大坑裏麵,流光了,就可以下洞了。但是這個很危險,需要極高的專業知識。
其他的一些諸如毒箭暗弩,水銀毒氣,就需要穿戴專業的防護服和防毒麵具了,否則這種無法預料的東西,十有**就得躺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