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凰兮凰兮 琉雪冰玉 第一卷(1)(1 / 3)

楔子話混沌初開之時,清而輕的上升化,濃而重的下沉作地。日月既明,星辰環繞,逐萬物滋生。是時百獸拜麒麟為帝,百鳥以鳳凰為王。鳳凰,雄為鳳者雌為凰,受地交合之氣,不死不滅,一旦元氣耗盡,則跳一曲曼妙火中舞蹈,而後跌落雲端,片刻在灰燼上重生,是為涅磐。鳳凰逐生九種: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百鳥中以孔雀最美,華麗奪目,霞光漫溢,百花為之羞容,雲彩為之失色,不過性子卻傲慢不羈。連佛祖曾經嚐與之交往也不得,於是佛祖乃大怒,約孔雀大戰於昆侖山下。孔雀凶猛,鯨吞佛祖,佛祖艱難破其背而出,大懼,欲殺之。帝謂曰:不可。孔雀乃鳳凰寵愛,殺孔雀則傷鳳凰,諒之,諒之。乃投之無間深淵中,放逐六界之外——魔界。孔雀墮於魔界後,見滿目創痍,遍地鱗骨,不解,問於一老妖。老妖悲曰:魔界本與六界等份,同享陽日能源,共吸陰月精華。然隻因佛祖惡其貌醜,體態畸形,乃逐全魔族於無間深淵,並以結界封印。淵內無日無月,漆黑一片,魔族日益凋零。而後偶然有一賦魔君破印而出。眾神亦以滋擾六界罪名,群起而攻之,魔族俱不得善終。孔雀聽罷,如醍醐灌頂,大徹大悟。神魔之分,亦不過是強者的獨斷決定。遂潛心於魔界修煉,悲魔族之痛苦,哀魔族之憤怒。一千五百年後,孔雀率魔族眾破印而出,直搗九重,神魔兩族一觸即發,史稱“神魔大戰”。期間愁雲不散,六界不寧。戰況日久,魔族漸漸不支,唯孔雀耀武揚威,無絲毫敗跡。滿神佛,無一能敵。然魔族敗跡以露,孔雀亦無可奈何。魔族有其哀,六界有其苦,亂世則俱不得安寧。戰愈百年,六界凋零,已與魔界無異。佛祖曰,願給予魔界日月精華。孔雀仰長歎,乃罷。六界歸位後,魔族重回無間深淵中,孔雀亦欲同去,眾神苦勸乃免。歸西極樂,掌魔界管事,引日月精華,灌溉六界。周萬民,皆感其恩德。佛祖於是大悅,賜曰“孔雀大明王”。然,佛祖賜孔雀“孔雀大明王”尊號並非出於本意,隻因一幹眾佛起這孔雀的父母鳳凰出世之時,連佛祖的菩提樹都還不知在何處,光是那孔雀的兄弟大鵬金翅鳥,也不是一個善相與的主。於是一千菩薩,佛陀,羅漢,尊者,齊聲勸告:尊從其體出,傷之如傷尊母。佛祖隻能故寬之,且封為“孔雀大明王菩薩”,受無上自在加持,以空乏其性。將居在大雪山快活了這麼久的孔雀以一個“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名號,困在了靈山上後,果不其然,大鵬金翅鳥鬧將起來,殺上西方極樂,打得滿神佛找不到北,最後佛祖無奈,定下了計策,和大鵬約戰數日之後,命上佛界眾生,和大鵬鬥了幾幾夜,方才擒下,帶回靈山後,封為“大鵬明王”,依樣困住。不過大鵬乃孔雀兄弟,故佛祖人前還得尊稱他一聲舅舅。那鳳凰涅槃後生下的其他子女中,也個個都是法力通、無人敢惹的人物,唯獨一個四女兒雪凰,不知因什麼原因在鳳凰蛋中孵化的時間最久,誕下之時一幹兄妹皆已在六界裏混得有頭有臉,而她雖掛了個老四之名,按年紀來排卻隻不過是個幺女。原本鳳凰夫婦以為這個孩子在鳳凰蛋中呆得時間久,必定會受日月更多的精華,將來誕生出來即可接替他們百鳥之王的衣缽也未可知。不過誰又料想,那雪凰生下來業已三百三十三歲,不要曾顯露出過什麼過人的稟賦,甚至連幻出個人形都還不會。那在鳳凰蛋中多待的年歲,恐怕並不是因為什麼吸收日月精氣的緣故,而不過就是她成長得比別人慢一些罷了。大失所望的鳳凰夫婦再不敢在她身上報什麼希望,不過對最的女兒多疼愛些的習慣卻已改不了。雪凰身為鳳凰最寵,又牽扯著算得上是佛祖的姑姑,幾乎成了六界中最地位尊貴、肆無忌憚而又年幼的上神。雪凰自幼便受六界眾生對她的頂禮膜拜,自然依仗著自己的身份恃寵而驕些,是個極不讓鳳凰夫婦省心的。鳳凰夫婦也曾告誡過她,驕嬌二氣不可太盛,即便改不了,也萬萬不能夠丟了百鳥之王的臉。要麼不要再惹事,要麼惹事時別承認自己是鳳凰的女兒。雪凰自然十分有骨氣,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無奈的是她尚且不會幻出人形,更不必七十二種變幻。長的一身通體雪白的羽翼,翅膀上又是冰晶琉璃般閃爍奪目的紋飾,寶相尊嚴、氣質非凡,滿神佛不是沒有眼力見的,又怎會認不出來這是鳳凰之女雪凰。於是,當時是六界最常見的一幕就是一隻冰雕玉琢的雪白凰鳥,不斷地在上地下闖著各種禍,從打翻王母娘娘手裏的瑤池陳釀,到燒毀閻王殿裏的生死簿,幾乎平均一不下十次大大的禍事。而每次闖完禍之後,她嘴裏念著的隻有一句話:我不是丹穴山上的雪凰,我不是丹穴山上的雪凰……第一卷凰兮凰兮琉雪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