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通
1須彌初成,大缸始現
無地時,宇宙一派混沌,無雲無霧,亦似雲似霧。無光可又能見,可見而不可遠。無歲月年華,無日月星辰,萬物皆無。
如果有什麼,那就是個“無”字。
也不知多久,也不知是哪一,混沌中動了一下,“無”中有了點光。其實也不是光,光應該有熱、能散發。可是,它不能。準確地,它是介於光與色的一點的顏色——黃色。這色雖隻一點,可蘊涵著地至理——無中生有。也不知什麼時候,黃色不再是虛虛的光,驀然就有了實質,一點“土”的實質。不錯,就是土。你甚至能聽到它無聲的而驚動地地呐喊:“我乃先地生,萬物之母。”
這“一”點可了不得!以神奇、傳、史詩來也不為過。它蠕動、蔓延、衍生、壯大------慢慢地就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分離、壯大,壯大再分離------漫漫地,漫山遍野,魚龍蔓衍,無窮無盡,入目皆是。它們非常的活躍、靈動。就像在出遊、跳舞、戲娛。
有那麼一次,倆倆相遇、碰、撞,竟然又相融於一起,於是就有了比那“一”點大的“二”。有了二,順理成章就有三、四、十、百、千、萬------倆倆組合,四四相融,成大點,大團------
後來,土已不是一個個的點與團,而是塊,一塊塊的又再相融合貫通,便有了“大塊”、“堆”-------它不需養料,隻需時間。時間在混沌中是沒有概念的。土,無可置疑的壯大著,壯大著------
不知過了多久之後(至少以億年為單位計算)。有一(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地與時間),那土已不能叫土,該叫“山”了。這山很大、極大,還在大大大大著,不知其廣、其闊、其高、其大------它就是“須彌山”,飄浮在宇宙中。在浩瀚的宇宙中,須彌山依舊不過是滄海一栗。好在它還在長長長長著,它有著生的理念、希冀和激情。此時,若以地球與之相比,不及它千分之一的大、重。
隻不過須彌山無水無樹無草,無花無果無人。空白無物,入眼是黃黃的土與重重的山。
又是有一,其山正中忽然一裂,一團黃光自內迸出。這回真是光!其光不滅,不散,有生命般在須彌山間滾來滾去。初始,黃光輕柔溫和,山光相安,一塵不驚。黃光自由自在地遊蕩在須彌山,且漸漸地長大。一直長到十數丈大,可相比須彌山依舊是皓月之與螢火。
黃光無意識地依舊壯大著,其內部自會繁衍滋生,孕育著強大的生機。這期間,不是一年十年,可能是十萬百萬年。好漫長的歲月!但在這有生無滅的時代,萬物皆無的時空下,時間根本沒什麼意義。
“太寂寞了!”也不知是哪一(雖然這一還沒有這時間的概念,但是,這一卻到來了),自然就不知是哪一,自黃光之中傳出了這個念頭、這個聲音。不錯,就是聲音。聲音中有著稚嫩與滄桑,高亢和鏗鏘。黃光已經壯大到了百丈。還在一刻不停地壯大著。
“太寂寞了——”也不知又是什麼時候,黃光中再次傳出意念,同時,黃光還調皮地一顫一抖,有點像輕跳了一下。然後,再一下------到後來,就是在蹦、在跳,在發泄什麼。彈起落下,落下彈起,樂此不疲,似乎有著無窮的精力,以此打發著漫長歲月的寂寞。她越彈越高,就像個皮球,大大的光亮的有些離譜的“光皮”球。在須彌山之間跳個不停,有意識而無規則地。像是在玩耍!?就是在玩耍!這期間,不是三年五年,可能是千年萬年。光球的體積還在壯大著,已是千丈大。這期間,須彌山也有了變化,被光球砸得坑坑窪窪,起伏蜿蜒,有峰有巒,更像是山脈。有的土已石化,堅硬勝過土。色澤也不是單一的黃。有了黃褐、灰白,青黛------須彌山除了龐大,還有了沉重、凝固、堅實。
那一,這球跳得高了。或者彈的高了,落下時帶著呼嘯,無畏地落下,落到山上。不巧,落到了有棱有鋒的峰上,“哢嚓”一聲,光球竟然分崩了百丈大的那麼一塊。(以下進入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