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西的人回來了!葉靖宇馬上就精神起來,“讓他進來。”
“大哥,您最好能去一下,長安那邊來人了,要宣讀聖旨。”親兵道。
“長安?聖旨?”葉靖宇聽得奇怪,但是還是在蓉兒的幫助下,起床,與親兵一同來到議事大廳。
派去山西的弟兄是徐景從手下的孫成傑,看他的樣子有點激動。葉靖宇知道應該是好事,便上前問到:“成傑,什麼情況?怎麼變長安了?”完話後才想起上次得到的消息是李淵造反後揮兵隋朝國都長安,看著情況長安已經是李淵的了。
孫成傑一,果然如此,李淵攻下長安,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實際是李淵的傀儡,遙稱煬帝楊廣為太上皇,然後給自己封了個唐王,看來李淵已經為自己起兵找好借口,還在長安站穩腳跟了。李淵在山西時就已經聽過雙刀寨,這次自己打下長安後本想派人來招攬,沒想到雙刀寨自己找上門來表示願意投靠自己,喜得李淵是眉開眼笑,但是回頭一想,這雙刀寨怎麼在自己剛打下長安就來投靠?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便派人一同來會稽,宣讀恭帝的恩旨,順便問一下為什麼想投靠自己。
將使接進大廳,葉靖宇人生中第一次見到聖旨,以前光電視裏看,實際上還沒見過呢。隻見來人共有三個,中間一個穿玄黃色的太監手高高的舉著聖旨,左右兩邊各一個灰色的太監,左邊一個進門後便扯開嗓子喊道:“聖旨到!雙刀寨葉靖宇接旨,跪!三叩首!”葉靖宇心想,我擦,還真是這個樣子。剛想跪下,一旁的親兵:“使,我大哥有傷身,是否能免行大禮?”那中間的太監也知道事理,而且到會稽時也知道雙刀寨剛大敗十三太保之一的車文舉,聲勢浩大,便賣他個麵子,道:“大當家既然有傷在身,當然可以免行大禮。”然後也不管葉靖宇行不行禮,便開始宣讀起聖旨來。要平時人與人之間話還是白話,都聽得懂,可是到了書麵上,那都是官話,就是現在的文言文,而且是很深奧的那種,可憐葉靖宇高中以後一次文言文都沒看過,完全不知道什麼!
一旁的親兵見大哥聽得一愣一愣的,嘴巴還張得老大,還以為大哥聽懂了,知道要升官呢,於是等欽差讀完聖旨趕緊問:“大哥!升的什麼官?”葉靖宇見欽差終於讀完了,舒了口氣,對手下:“一句沒聽懂!”害得欽差太監差點當場噴血。不過欽差太監想想也是,對方就一個山賊,窮苦百姓出身,哪能懂幾個字,於是那好心的太監又幫忙翻譯了一下。大意就是,皇上看你四處幫老百姓出頭,懲治貪官汙吏,為朝廷清除這些蛀蟲立下大功,朝廷不計較你的出身,既然你願意投效朝廷,那我就封你做遊擊將軍!葉靖宇一聽,哇哈,當將軍了!好牛的樣子,一旁的王魁還有點見識,知道武將的品銜,對在高興的葉靖宇:“從五品,不大啊!”葉靖宇一聽,感覺就像自己是個醜,冷冷的轉過身看著欽差。那幾個太監嚇得一個冷戰,為首的太監比較機靈趕緊:“另外唐王有密旨,請將軍過目。”罷拿出一個竹筒,遞給葉靖宇。葉靖宇接過,了一句:“帶三位使下去休息吧。”然後理都不理他們轉身坐到主位上,打開竹筒,從裏麵抖出一張卷起來的紙。
第一次看到李淵的字,要是放在自己那年代,這可是古董啊!葉靖宇不禁手都有點發抖,紙上寫的總算不是深奧的文言文了。“承蒙葉大當家青睞,淵惶恐之至,以閣下之聲望,才識(葉靖宇想到:聲望我承認我有,但是才識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有沒有,你居然知道?)武功,若閣下自舉義旗,百姓必蜂擁而至,不知閣下為何願投效於淵,而不自己稱霸一方?淵自思閣下必自有道理,望閣下告知一二。吾觀下大勢,大隋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淵欲取而代之,故起仁義之師於太原,頃刻而下隋都,今下已成混戰之勢,楊廣蜷縮東都,名為子,實為宇文兄弟之傀儡。淵不日將揮師南下,攻下東都,徹底推翻暴政,然東都有靠山王楊林鎮守,急切不可下。所以淵欲請將軍即可起義,聚下之兵,夾攻東都,則勝算十之**,倘若將軍願與淵一同夾擊東都,他日事成,淵願與將軍共享太平下,煩請將軍謹慎思之。
葉靖宇放下紙張,讓人拿來筆,在信紙背麵寫到:故所願,不敢請耳,然後放進竹筒封好。想不清楚怎麼向李淵解釋自己為什麼能自己起義打下不幹,而要去投靠他,總不能我知道你會做皇帝,所以我來投靠你吧?所以簡單的答應了李淵夾擊東都的計劃,其他的便不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