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張珍遊說建信君(1 / 2)

書簡短,呂不韋的計策順利實施。他派遣使團直接去了邯鄲,雖然沒有能夠見到趙王,但是卻麵見了趙國相國建信君。會晤之中,看到建信君麵露難色,秦國所派的那名使者張珍也不含糊,立即就將一張上黨攻防態勢圖拿了出來。

“相國大人,您看!這是上黨秦軍的布防圖。還有,這是大秦相國呂不韋傳令秦國各郡縣立即征兵動員,準備兵援上黨的命令副本。這表示什麼?大秦國絕對不會放棄上黨,除非秦國沒有軍隊再能戰鬥而止。

上黨是守備三秦本土的軍事要地,當年秦昭王與趙孝成王之間那場惡戰是怎麼打的,難道趙國忘記了嗎?那一次秦趙兩國中了韓國的奸計,兩國交惡,彼此殺得血流漂杵,俱是元氣大傷,還導致了其後的邯鄲苦戰,兩國死鬥多年,讓別的國家坐山觀虎鬥、看我們兩敗俱傷還偷著樂,這種傻事再也不能幹了!

如今,秦國是從魏國手中獲得的上黨,那上黨還是韓國托管給魏國的,如今韓國、魏國都故意不要上黨,將它拱手交給秦國,不就是包藏禍心,想挑逗秦趙兩國再次拚個你死我活嗎?咱們可不能再上當了,昔日上人家一次當就夠了,哪能再讓同一塊石頭給絆倒兩次?

建信君大人,你看看這上黨布防圖上標示的東西--關隘、河流、山地,布防的可都是秦軍的精銳之師呀。呂不韋相國敢把這件地圖讓我帶到邯鄲來,就是要告訴大人您,秦國已經沒有任何退路。隻有決一死戰了。我國呂不韋大人很快就要告老還鄉了,他可不希望上黨丟在自己手裏。臨走了還背負罵名。

別看去年冬季,秦軍遭受了不的損失。張唐、辛勝、蒙驁將軍或死或傷,長安君成矯也叛逃趙國了。可是,我國對上黨郡的態度是一貫的、守備它的意誌是堅定不移的。秦國從各地動員起來的武裝力量正在陸續開赴上黨,絕不會將它拱手讓人。

你們趙國之所以非要得到上黨,不就是因為覺得它距離邯鄲近一些,隔著太行山就能進入趙國嗎?可是從那裏西行渡過汾水,距離河水也不遠啊,過了河就可直入三秦、威脅鹹陽。既然兩國都覺得上黨這個地方重要,那咱們就坐下來談。彼此禮讓三分,好好談,各自讓一步如何?

若是能簽訂一個協約更好,秦國可以交出上黨郡核心城鎮外圍的一些地方。兩國劃分晉地,趙國拿大頭如何?和平是彌足珍貴的,還是不要刀兵相見為好。”

趙國相國建信君見了秦國上黨的布防地圖,確實是無比詳盡,心知呂不韋這是故意示弱,實際是綿裏藏針表明秦國死守上黨的決心。

建信君沉吟:“使者的話的不錯!本相也不願意與秦國交惡。如今下諸國。唯秦趙兩**力為北方最強。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甚至兩敗俱傷。齊國、魏國、楚國、燕國也都是虎視眈眈,耐心等著我們蚌鷸相爭,然後它們漁翁得利呢。秦趙交兵並不明智。本相也曆來支持兩國和平的倡議,奈何國中軍方勢力強大,吾左右不了局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