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來時,荀霽就已經出了秦山。
秦山似乎是個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可是現在,荀霽算是真的來到了是非之地。
他迷路了。
這片草原的廣闊仿佛與空相差無幾,一望無垠,沒有任何能分辨方向的東西。
看的久了心就覺得累。
心累?
這幾日的確如此。
今日,按照晁曆來算是三月十五日,又是一個月圓日,若按照東夷的紀月法算,那就不清楚了,畢竟來東夷的時間不長,僅僅三個月又十五,對這裏的許多都不甚了解。
昨日重見荀歇,不由自己的就想起了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多風雨。
荀歇與荀霽,一個幽都的惡鬼判官,一個現在連自己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的莫名生物,原本就沒什麼關係。本來可以荀歇幹荀歇的大事,荀霽做荀霽的懶人,各走各的路,可是這荀歇偏不這麼做,他似乎幹大事的時候總愛捎帶上荀霽一起。
荀霽沒什麼大誌向,總是被人罵做沒出息的東西,就因為他是個懶人。
他平生最討厭那些成想著幹大事的人。
因為他們往往很勤奮。
還沒亮就有人在那兒聒噪,有的舞刀弄槍,甩著流星錘耍著齊眉棍,叫嚷著要平下,做真男人;有的愛吟詩作畫,吟的是懷才不遇,慷慨悲憤詞,畫的是景秀江山,恢宏社稷圖;也有的愛講一通大道理,一麵著人間正道需懷仁心,一麵念叨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總之形形色色的幹大事者,荀霽身邊數不勝數,就跟戈壁灘上的沙子似的,抓一把全是。就跟看大戲一般,是各有各的唱詞,各有各的扮相,時間一長便下了場,再也找不見人了。
所以,那些戲子總是換著人上場,都不帶重複的。
而荀霽曾向九幽神起誓,今生絕不與這等人同流合汙。
他卻是偏要做獨愛蓮的那一個,他的座右銘便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當然,荀霽的懶惰那也是有原因的。
他覺得自己似乎獨得盤古的寵,雖然經常倒黴,但從不倒黴透頂,關鍵時刻總能化險為夷。曾經為此,還特意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內容:遇到危險時,該不該著急。
實驗結論:無需著急,結局早就安排好了,而且並不糟糕。
不僅如此,他還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人就不應該過於憂愁。
比如有些人,得知自己身患重疾,醫師告訴他,“你還有五時間可活。”於是他就憂愁,成連飯都不吃,跟念咒語一樣念叨著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不想死……終於五還沒回來就把自己老早給愁死了,那樣便得不償失了。
如果荀霽命真好,那可就錯了。至於荀霽深得盤古庇佑,全是糊弄人的,自個兒心裏瞎想著玩還行,真跟別人拚好命,就拿不出手了。
他有的,僅僅隻是樂觀的心態與無賴的行事風格而已。
他是個連娘都沒有的人,勉強算是有個爹,也不是親的,白了,就是個沒爹沒娘的野種,根本不清楚是從哪個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有時候他在外麵受了欺負挨了打,那幹爹連屁都不放一個,隻是整忙著他幽都府君的大事。
不過在荀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卻能出手相救,倒是盡了幹爹的責任。
他的責任,就是不讓荀霽丟了命。荀霽的命比自己的命更珍貴。
荀霽的幹爹,幽都府君荀辟均,那可是個不一般的人。冥界有十大冥部,十殿閻羅;四大鬼部,魑魅魍魎。這荀辟均便位列十殿閻羅之一,幽都的王。
這樣算來,荀霽也稱得上是幽都冥族的半個王子。
荀辟均有十個親兒子,這些親兒子與荀霽這個幹兒子都不對付。
荀辟均要幹一番大事業,荀霽就想吃了睡睡了吃。
荀辟均講一些大道理,荀霽便以為通通都是扯淡。
荀辟均好武,荀霽罵道都是腦袋不好使的莽夫。
總之,荀辟均與荀霽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人,注定不能做親父子,能羽在一起已經是勉勉強強了。
荀辟均生性孤僻,也是十殿閻羅中唯一與鬼族不對付的一個王。曾經就與鬼族魅部的判官,也就是荀歇有一場硬仗。那一戰十分慘烈,荀歇的八千鬼兵對戰荀辟均的六千冥武士,結果兩敗俱傷,誰都沒有占到便宜。
現如今這荀歇竟一路跟他到了人間,想必免不了要有一連串的麻煩。。
不過還是那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囤,實在不行,那就再指望盤古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