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見到自己的大孫子如此行為,心裏既是欣慰又有傷感,自己何嚐不知道,隻有上了山才是真的成為人上人,自己大兒子在鎮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但和老二比起來,就差了十萬八千裏。可是,自己已經已經是半隻腳入土的人了,如今孫兒隨二兒子上了山,要是等到十幾年後再下山來,自己還能等到那個時候嘛?
一想到此,心裏又是止不住的傷感,仰頭朝瞪大了眼睛,可是也止不住那流下了的眼淚。眾人一看以為老太太還是接受不了,又怕傷心過度,哭壞了身體,趕緊都湊上前來安慰。
於老二見到此情此景,心裏也犯了嘀咕,雖然上山就代表可以脫胎換骨,進入新的層次,可是山上紛爭不少,在山下好好歹能夠平平安安,做個堡內的大戶老爺,衣食無憂也是不錯,想到這,雖然還有不舍,可是為了母親的身體,於老二就想放棄帶侄子走的想法了,可是正要開口,於老太太話了。
“上山,一定要上山。”於老太太雖然不舍得孫兒,但是她知道在這種時候什麼才是最好選擇,“老二呀,你可千萬不能讓虛兒在上山受欺負呀。”
於老二見母親答應,自然欣喜,連了幾句:“多謝母親成全。”
於虛見奶奶答應二叔帶他上山心裏也是高興,但是潛意識又感覺舍不得奶奶,因此隻二句“謝謝奶奶”就依偎在奶奶的身邊不在言語。
於老太太見孫兒如此懂事,一想到馬上就要上山,不知道還能不能相見,心中又是憂傷無比,可又怕兒孫擔心因此不敢表露,隻到:“老二呀,就算要走,也過完這個生日宴吧,也讓娘親再多看看你。”
一聽老母親的話,於老二哪還不知道母親的心思,想到下次下山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看見母親,差點又落下淚來,強忍著眼淚:“是,母親,孩兒謹遵母命。”
外麵來參加宴席賓客大多已經落座,見主家來了,都起身恭喜,於老太太和於父都一一回敬,連聲為自己幾人遲至而道歉,一副主賓想和的喜慶和諧景象,很快大宴開始,雞鴨魚肉山珍海味,按次呈上,宴席上好不熱鬧。
第二日一早,於虛穿好衣服,背上包,跟著二叔走出了於府大門,站在大門外,老太太眼含熱淚,仔細端詳著兒子孫子,一副想把他們都深深印在心裏的樣子更是讓送行的幾人心裏都不是滋味。
於虛昨日已經聽二叔簡略的過了此行的情況,一想到很長時間都見不到父母奶奶,更是在父母的懷裏哭了出來,邊哭邊:“孩兒不去了,孩兒不去了。”。
“傻孩子,已經好的事哪有輕易改變的道理,父親母親隻盼你能早日學成,下山回來看看我們。”於父摟著於虛,摸了摸他的腦袋,如此良久才把還沒止住眼淚的於虛推給了於老二,“老二,虛兒就交給你了。”
“我知道,還請兄嫂母親放心,也請母親多多珍重身體,不孝孩兒這就出發了。”二叔知道,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拉著於虛再次向著眾人一一拜別,拉著於虛向堡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