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談心(3 / 3)

“是。”李挺鄭重點頭,他的思路為這件事幹擾,接下來的半時時間裏,大談特談,內容全是圍繞著已經過世數年的偉大領袖展開,從他話可以聽得出來,雖然他經曆了那麼大的一場劫難,但對於文革的始作俑者,卻從無半點怨懟之情!反而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濡慕和欽敬,情見乎詞,一無虛假!

李正榮聽得都要打哈欠了,他和乃父的態度可是完全不同的,“爸,你這些幹嘛?還……受壞人蒙蔽,你以為……算了,我別了,省得挨打!”

盧利好笑極了,從這幾句話他就明白,李正榮肯定為和老父辯論挨過揍!果然,李挺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你去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我和盧,我們倆話。”

把兒子打發出去,李挺點上了一顆煙,滿臉的不耐煩之色,“你,這樣的孩子,讓人怎麼辦?我幾次和他,讓他到鵬城來,在我身邊,我還能看著他……,結果就是不聽。”

“您也不用著急,所謂無仇不成父子。要我看,榮哥這樣也未必是壞事。您想啊,他在羊城那邊,即便出了些許問題,也不會耽誤大局,反而會學到很多在您身邊學不到的經驗和知識。要是呆在您這,您固然是可以隨時隨地的耳提麵命,但您別忘了,他今年也快三十歲了,總給人這樣管著,心裏怎麼也不好受的——您還當我是六七歲的孩子呢?”

李挺哈哈一笑,“你這年輕人,真是會話!”

兩個人笑幾聲,重新就盧利的事情展開交流,李挺依舊是不能信服的態勢,道:“盧,你要幹個體戶,這個我讚同,但要把生意做到香港去,我怎麼也不能同意。我甚至擔心你在香港那種資本主義地方呆的時間長了,會為他們的糖衣炮彈擊中,到時候,回頭就晚了。”

“首長,您是革命前輩,您的指教和訓誡對我來更是寶貴的財產,但我暫時想拋開我給了會不會出現您擔憂的,被糖衣炮彈擊中的情況不提。隻我現在和香港人做生意的事情。我是這麼想的,鄧副主(席)當年麵臨的困難一定是比咱們能想象到的更大,他老人家都能夠力排眾議,提出也給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戰略構思,進而把鵬城設為中國第一個前哨陣地,您認為,這其中的深意,就不值得深思嗎?”

“嗯?你想什麼?”

“我想的是,我這個人或者很年輕,或者沒有什麼太多的經曆,但我做事認準一條真理,那就是鐵了心的和中央保持一致!中央什麼,我就幹什麼,要是國家不讓幹,那我就連碰都不碰;相反的,我就抱著舍身堵槍眼的覺悟,一定要幹到底!”

李挺大大的愣住了。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炯炯的眸子一眨不眨的看著盧利,半晌不出一句話來。

注1:以上內容選自《鄧選》第二冊第1頁。

寫這樣一段文字,不但是因為故事進程所需,也是想向讀者朋友坦誠相告筆者個人心態的一些變化。很久以來,對於新聞和報紙上提及的某出版社出版了某某人的講話紀要、文章選集,絕大多數人——也包括我自己——都是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的,特別是在鄧公之後的某人,更是連‘同誌們好、早上好’這樣的話也收錄進去,可見其人之無能、無恥!

在我當年看來,這樣的文字出版,除了浪費一些紙資源之外,就沒有任何現實意義了。但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的心態發生了些許變化,或者《江選》之類的依舊可以歸納到剛才的理論中,但《毛選》和《鄧選》,還是有其特定的曆史意義的。特別是後者,鄧公作為一代偉人,其力主推行的改革開放國策,在極大程度上徹底改變了從70後到00後的數代人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從這個角度來,他絕對可以和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比肩,而絕不遜色的。

在文選的第二冊,這一部分收錄的是1975——198年的談話、講話和著作資料。眾所周知,這八年在現代中國的曆史中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參詳他當年的一些著作和資料,除了於筆者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理論上的支持,更為我個人了解那一段即將走過黑暗、迎來光明的曆史提供了絕大的裨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