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也好,俗人也罷,都是生於毫末,歸於齏粉,當中的這段時間就是人生。大多數人庸庸碌碌沒有留下任何來過的印記,有的人留下千古罵名,作為殷商三賢之一的箕子先生,帶領商人逃出朝歌返回故裏,為了恢複原始的共和製度做出了畢生的努力。他帶領五千人能工巧匠遠涉千山萬水來到遼東朝鮮,在這裏帶領大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被後人譽為“中華”。箕子先生走了,帶著他沒有完成的遺願匆匆的走完了九十三年的人生曆程,在遼東朝鮮人民送別聲中悄然的走了,人們不禁的跪在路邊高聲的喊:“箕子先生,你一路走好啊。”
公元前100年正月初六辰時,送箕子先生歸葬的隊伍從王宮門前準時出發。走在最前麵的是二八一十六名吹鼓手,假王箕鬆跟在他們身後。箕鬆他一身重孝,單手扛著引魂幡,在我和八百將軍的攙扶下倒退著朝西門走去。跟在後麵的是箕子先生的兩位少子,由晚輩姑爺們攙扶著如箕鬆一樣倒退著走。兩位少子後邊是白城郡主以及遼西夫人、書殷郡主等人。他們的身後是兩隊衛士,介一身素服。有的手中高舉竹竿,竹竿上懸掛著白色挽幛。有的舉著金銀庫,有的舉著童男童女,有的舉著金銀樹。緊跟著的是七十二壯漢分兩班抬著箕子先生的棺槨,棺槨上罩著龍頭鳳尾的棺罩。棺罩之後是三部花軲轆大車,大車上分別裝著孤竹蘭王妃、洛陽牡丹王妃和金達萊王妃的棺槨。再往後就是一輛備拉箕子先生棺槨的花軲轆大車。花軲轆大車後麵是供人乘坐的白色篷布的單車數三十多輛,在後麵是一百名衛士,介孝服騎白馬,衛士手中分別牽著一匹備用的戰馬,再後麵就是供全隊吃喝的給養車隊,有十輛大車。送別的人們哭聲陣陣,路祭的百姓送別他們尊敬的精神領袖箕子先生,百姓一直跟著,跟在送葬隊伍的後麵,直到出城。
出西城,孝子謝孝,送箕子去中原的人在康侯、葛子健和南宮朔方的組織下登車上馬。假王箕鬆上第一輛金車走在隊列的最前方,身後是康侯和子健相陪,我和遼西登上一輛白色篷布單車,八百和書殷也登車跟在我們身後,緊跟著的是白城郡主、箕紫霞和姑爺琴雪鬆,再往後就是騎著馬的衛士,手裏持著各種祭器的軍士。軍士的身後是箕子先生棺槨靈車車和三位王妃的棺槨的靈車。靈車後麵是南宮朔方押糧運草的車隊,南宮朔方帶著十名軍士騎馬走在運輸隊的最後麵。十裏長亭外,送別的南宮忽將軍、紅雲夫人、桃花夫人揮手同我們告別,紅雲夫人:“一路保重。”桃花:“早些回來。”我大聲的:“快回去吧。”南宮忽將軍:“大家一路保重。”揮手跟大家告別。我:“將軍你們也要保重。”
第一夜車隊夜宿大同邑,第二日路過女貞朝鮮,白城郡主設香案路祭箕子先生。白城郡主留在女貞朝鮮主持軍政,讓女兒箕紫霞和女婿琴雪鬆送箕子先生靈柩回河南安葬。第七日路過山戎族駐地,耶律一族路祭箕子先生,契商郡主和耶律蕭薔跟隨送葬隊伍一起去河南。第十四日路過孤竹國,兄弟墨一二黑和夫人耶律馨梅設香案路祭箕子先生。第十七日路過肥子國,肥子國墨一青、素顏、素涵三人設香案路祭箕子先生。第二十日路過北燕都城三河鎮,姬承國王和王妃秀霞郡主設香案路祭箕子先生。又經過二十的路程,走香河奔霸州,南下滄州,取道邢台直奔殷商故都朝歌。這四十的路程,就是箕子先生帶領商眾出逃,出征的路線,跟隨箕子先生左右的我們深知這一路的艱辛。
在朝歌城與先期報告周朝的使者相彙後,持大周朝文書從朝歌向東南奔新鄭,走開封府,到河南商丘,從商丘轉向東北鄄城又用去了十多的時間。曆時五十多的艱苦跋涉,終於來到了鄄城鎮,第二上東北箕山上修墳建墓,五期之後,留下十名衛戍墳地的朝鮮士卒。跟大周朝地方官吏交代好相關事宜,朝鮮國送葬的隊伍再次開拔,從鄄城返回遼東朝鮮。此後逢五年、十年遼東朝鮮必定派使者前來祭掃箕子以及三位王妃之墓。
返回的途中又經曆了六十的時間,公元前100年五月初三送葬箕子先生的車隊返回遼東朝鮮西京,我和遼西夫人又回到了城北柳莊,跟紅雲夫人、桃花夫人過著和睦和諧的生活,他們的子孫世代繁衍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與箕氏朝鮮共榮共存。這正是:箕子為了共和願,出走朝歌到朝鮮。創建遼東中華,千年英明萬古揚。郡王才疏又學淺,崇敬先生搞大同。閑暇無事寫故事,頌揚殷商好聖賢。
全篇完(未完待續。。)
ps: 箕子為了共和願,出走朝歌到朝鮮。創建遼東中華,千年英明萬古揚。郡王才疏又學淺,崇敬先生搞大同。閑暇無事寫故事,頌揚殷商好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