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他們之引子(1 / 3)

放開他們之引子1

因為明閨女就要高考了,為了不影響閨女晚上在家複習功課,所以我和媳婦就出去散步了。冀東01年6月的氣已經開始炎熱了,好在傍晚時分太陽已經落山,正是華燈初放的時候,傍晚的涼風吹散了白的暑熱,人們兩兩從各自家中走出來,到區外麵散步。

我所在的城市是河北省遷安市,河北省省轄縣級市,人口70萬,經濟總量河北首強縣市。近十年內隨著遷安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01年被評為環境宜居城市,全國僅有6家,北方僅此一家。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遷安人,我切身的感受到了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我家鄉遷安市從一個落後的山區縣,跨越式的發展成為了一個唐山市內副中心城市。遷安城鄉發生了翻地覆的變化,遷安城逐漸的美起來、亮起來了,廣場越來越大,人們休閑娛樂的去處也越來越多了。

008年建成的三裏河帶狀公園,就位於我們區的西側。改造後的三裏河公園,從三裏營村西南引灤河水進入灤河大壩,流經遷安城城區北側,在我們區西側入城區,成為市內河流。三裏河改造後,河岸兩側栽樹種花,兩條石板路像兩條玉帶隨河流走勢,鋪設在河的兩側。在城區北二環路與三裏河交彙處的北側建設了一個有兩畝地的廣場。廣場東側是白楊樹行,四五行楊樹東側是三裏河北側的帶狀石板路,石板路的東側還是成片的楊樹林。南側是北二環的環城路,在環城路和廣場之間是城市的人行道。人行道和北二環路之間有綠化帶,栽植著高大柳樹,柳樹下麵是灌木和花草。廣場的西側就是三裏河,北側是綠地草坪和人工堆砌的土山,土山上栽植著茂密的樹木,有上山的甬道,通到山頂。在土山和草地中間是三裏河北側的河岸石板路。

在廣場中段偏北的地方地方,將設有一座高越三米,中間凹下來的,長約9米的,寬約米的影壁牆,牆上有遷安的風土人情、人文典故的浮雕若幹,其中有李世民征東路過遷安的浮雕,也有關於李世民鐵戟戳泉和銅邦鐵底飲馬河的傳石刻記錄。在影壁牆的西南三米的廣場地麵上兩匹銅馬一匹低頭吃草,另一匹仰頭長嘶。這兩匹銅馬身披鑾鈴,背上帶著馬鞍,仿佛是剛從戰場上下來,在三裏河畔悠閑的享受著難得的清閑。

以往我和媳婦很少出來閑逛,今因為給閨女創造一個高考複習安靜夜晚,我倆隨著散步的人群來到了銅馬廣場前。讓我們倆感動興奮的是,在兩畝地的三裏河廣場上,聚集著大約有400多人的市民,他們正在隨著優美的舞曲,跳著廣場舞。

放開他們之引子

初夏的夜晚,淡淡的晚風吹走了午後的酷熱,在河邊遛彎的人三三兩兩,自由的享受著人生的一份悠閑。有的人遛狗,有的人邊走邊放著網絡流行歌曲。新寨村南路西河邊步行街路燈下,幾個0來歲的年輕人隨著震撼的音樂,激情勁舞著。花香伴著草香,隨著河邊的水汽,讓人心情愉悅。就近走了一圈,返回區西側的銅馬廣場。就見廣場上彙聚了有五六百人的樣子,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一起隨著音樂的節奏跳廣場舞。我和妻子站在旁邊,欣賞著別人優雅的舞姿,心中升起了羨慕之情。

即在河邊站,定有望水心,銅馬廣場三裏河題記牆北側,妻子按耐不住心動,走進學舞的行列。我看著妻子生澀的腳步,漸漸熟練,也跟隨著音樂的節拍,扭動起身形,跳著和別人不一致的舞步。妻子:“來,我教你。”妻子一招一式的教我,我一式一招的學習,比起妻子動手動腳的能力,我是望塵莫及。

舞曲聲停止後,換上了大秧歌的喇叭調。大秧歌,在我們老區的時候,樓下曾經扭過。大妻舅家的老表妹鴨子那時候在哄我閨女,曾經教過我扭秧歌。大妻舅喜歡扭秧歌,每年春節都組織秧歌隊,大妻舅的四個閨女都會扭秧歌。聽到秧歌調,我看了眼妻子:“我扭秧歌去了。”妻子:“去吧。”

扭秧歌的人排成兩排,領頭的幾人手裏耍著扇子,後麵的大叔、大媽、醜媳、靚婦大多徒手扭著,五六歲的孩,也夾雜在人群裏,隨著秧歌調翩躚起舞。看看兩邊觀望的人群,我毅然插進秧歌隊的行列,隨著隊伍扭起來多年不扭的大秧歌。扭上三兩圈後,感覺額頭開始有汗水滲出,雖然穿著背心褲衩,並不感覺涼。

六曲秧歌調後,重新換上廣場舞的舞曲,扭秧歌的人有的下場了,但大多數又跳起了廣場舞。我站在一旁看大家跳廣場舞,這時候廣場舞的組織者三中賈老師走過來和我身邊的一個大哥閑聊。從他們的交談中得知,去年在這裏學習跳舞的人也就是二十多人,今年開始時候,人也不多。區南側河邊廣場的人也曾經到這裏跳舞,老賈等幾人跳得沒有人家好,隻有站在一邊看著的份。老賈等人認識到,不學習就沒有市場,所以就從電腦上下載舞曲,學習廣場舞。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幾個基礎舞者大有進步,區南側的那幾人不來了,這裏的人氣一下子就飆升了。銅馬廣場老百姓自發的健身活動引起了市總工會和廣電局領導的重視,總工會給予了資金支持,廣電局派來專門人員錄製了專題節目。銅馬廣場一下子火了起來,人數最多的時候達五六百人。

每次晚上活動的時間不超過十點,以免影響路南區群眾的生活,高考兩日晚上,由於高考禁令,老賈把車開到了三裏河源頭兩晚上,銅馬廣場肅靜了兩日,第三大家又準時聚集在廣場跳舞扭秧歌,我和妻子對此也著迷了,每晚上去銅馬廣場健身。上周二到單位南側的商店買了兩把扭秧歌的扇子,這幾我和妻子每晚上堅持到銅馬廣場健身呢。

從家裏走出來吧朋友,原來離開網絡生活同樣精彩,放下你的羞澀,隨著優雅的舞者動起來吧,優雅身姿,激情廣場舞,有你的參與更精彩。

放開他們之引子

閨女高考結束後,為了讓閨女在家玩一個開心的假期,我和媳婦每晚上都到銅馬廣場鍛煉兩個多時。放音響的老賈每七點前準時到銅馬廣場,銅馬廣場的廣場舞每七點準時開始。如果老賈有事情,他或是其他的人也把音響車推過來,從沒有耽擱過一。

七點到八點二十,跳第一段廣場舞;八點二十到九點半扭秧歌;九點二十到十點,跳第二場廣場舞。每的程序是這樣,總有人掐著點來跳廣場舞,也有人掐著點來扭秧歌,還有的人跳完廣場舞,又扭秧歌,然後還跳廣場舞。夏人最多的時候每總能夠五六百人,這些人裏麵有退休的幹部、工人、也有當地的農民,住在附近區的城裏人,也有周邊十裏八裏的農民。有男人、有女人,有大人、有孩子。大家忙碌了一後,從四麵八方彙聚到這的銅馬廣場,跳上幾段勁舞,然後再扭上幾曲大秧歌,既鍛煉了身體,又放鬆了心情。大家之所以愛到銅馬廣場來鍛煉,主要是因為這裏是群眾的大舞台,隻要你來,沒人你跳的不好,隻要你學,總有愛心先學會的耐心的教你。

我開始隻是每堅持扭秧歌,跳廣場舞是次要的,隻是為了等時間,簡單的如三步踩、十六步、兔子舞等簡單易學的跟著跳上幾曲,對於如八步蓮和慢三步我很少堅持學跳。每跳到八步蓮和慢三步的時候,我總是下來休息會,看別人跳舞,等待扭一個時的大秧歌。

銅馬廣場東西兩側,有塊花崗岩的正方體石頭,供人坐,每總被看熱鬧的人坐的滿滿的。休息的時候,我總找一塊方石頭,把扭秧歌的大扇子鋪到石頭上,脫了鞋坐到石頭上,看眾人跳舞。

我發現跳舞的人女人多,男人少;大人多,孩子少;四十歲朝上的人多,四十歲朝下的人少。還有個特點,跳廣場舞的每一個女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讓人賞心悅目。特別是在石壁前麵,靠近音響的第一排的那幾個四十左右歲的女人,更是全場的亮點。他們廣場舞跳得標準,衣著又整潔,跳起廣場舞來,總是顯得特別有活力,這裏麵以我的老鄉鄭韻最好。她個子大概有16米,瓜子臉,梳短發,愛穿紅上衣,藍褲子,黑色高跟鞋。跳起廣場舞了,辮子一顫一顫的,很有特點,容易讓人記住。每她總是準時到達,位置總是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