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身著華麗絲綢的大臣們帶著高高的黑色烏紗帽,一個一個跪在大廳的中間,安靜地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清清楚楚。
“皇上駕到!”隨著太監尖銳而細的嗓音中,黃袍加身的齊知非在眾人的簇擁下徐徐登上他的禦榻。
就在他坐下的那一瞬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和小廝紛紛行跪拜禮,齊知非點頭示意。
“眾愛卿免禮。”齊知非抬了抬手。
“謝皇上!”一群大臣才紛紛從地上爬起,改成跪坐的形式。大廳又恢複了日常的安靜。
就這樣,日常的流程算是走過一遍了。
齊知非看了一眼身邊的大太監。那大太監瞬間理解了他的意思。這不就是明明白白寫著:朕今天不想上早朝,有事情就處理,沒事情就回去的意思。
於是他又一次用他尖而細的嗓音說道“有事請奏,無事退朝。”
這是卻有一位大臣走上前來:“皇上,這是臣昨天晚上收到的簡報,望您過目。”即使知道皇上今天根本不想上早朝,但這封信卻很不一樣,那大臣咬了咬牙,還是走上前去,把奏折放在黃色托盤上。
雖然齊知非很是不高興,但是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道理他可是理解地明明白白,他歎了一口氣。
齊知非向著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太監就連忙下去把那張奏折放在一個托盤上,呈上來給齊知非。
齊知非接過一看,上麵寫著:臣駐守邊疆,最近見鄰國東陽國在偷偷的招兵買馬,臣略假思索,覺得事情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臣認為東陽國可能想要入侵我國,這不是一個好征兆,臣請皇上自行斷定。
最後署名,是駐邊大臣:劉廣元。
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處理地好可以國泰明安,如果處理地不好,則是戰火紛飛,對兩國來說,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齊知非的眼中閃過一絲沉重,說道:“駐邊大臣劉愛卿上書給朕,鄰國東陽國正在蠢蠢欲動,朕恐怕他們想要入侵我國,不知眾愛卿有何打算?”
這一句話下去,大家便議論紛紛,和身邊的大臣討論了起來。
過了一會,說話的聲音才漸漸停止,一位大臣走上前來說道:“臣思索良久,認為東陽國想要入侵我國極大可能是一個猜測,我們並沒有收到來自東陽國下達的戰書,如果東陽國在沒有下戰書的情況下就入侵了我國,會被人嘲笑是小人的心胸從而斷絕和他們的貿易往來,所以臣認為,不能妄自斷定東陽國想要入侵我國,不應該直接進攻,應該讓東陽國以為,我們也不是弱小的國家,向他們示威。”
齊知非點了點頭,那大臣高興地都要跳起來,這時又聽見齊知非問道:“眾愛卿是怎麼想的?”
“臣等附議。”他們紛紛說道。
“好!”齊知非點了點頭,“那麼問題又來了,我們怎麼向東陽國示威呢?”
一群大臣又開始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