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章武俠

東懶懶的伸了一下腰,將依然有點酸脹的兩條腿蹺到了對麵的椅子上,手中的書也被他放到胸口,心中就一個感覺:“爽”。

那是,在江南七月的酷暑氣裏,有什麼比躺在樹蔭下麵,喝著一杯當年的新茶更愜意的呢?

東並不是一個具有懷古情調的鄉村主義者或自然主義者,現代都市給人們帶來的方便,他是決不排斥的。隻是麵對城市裏每越來越多的各種人流和車流,越來越汙濁的空氣,以及越來越高的、即使到深夜都難以平靜的種種喧鬧,又讓他對山區的清新和幽靜向而往之。畢竟再怎麼好的區設計,它也做不到山間的那種寧靜和安詳。於是,在假rì裏踏上山地車,從早晨出門,沿著城郊的山區公路溜到黃昏時候再回來,就成為他經常的娛樂休閑之一。

雖然夏rì正午豔陽照耀下的路麵,熱浪迫人,不免讓人有要中暑的感覺,但隻要在路邊適時找一家茶鋪休息一下,喝喝茶,看點書,伸伸腳,也並無大礙,反而更顯悠閑。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這本書裏所講的調調,也就是如此吧。

東剛才用以打發時間的是黃易的《邊荒傳》,書是茶鋪老板的。黃易的武俠其實東早就全都看過,他的武俠情結是從金庸的《shè雕英雄傳》開始的,那是在他上大學的時候。東和他寢室裏的弟兄們可算是好好地被金大俠整了一把,一連幾個個茶飯不思。

從那之後,東又看了許多武俠,但漸漸地,他也就隻看金庸、古龍和黃易的作品了,在他看來,港台的武俠也就這三人寫的有點意思。

金庸的作品比較宏大,有評論,金大俠的書寫的越長越好看。不過東最歎服的是《越女劍》的構思,在這本書裏,古越的文化、曆史、傳和想象被金大俠完美的結合了,你不佩服都不行。

古龍的情節則比較突兀,在故事的轉折和結局上,每每給人以意想不到的變化,頗有點武俠偵探推理的意味在裏麵,使人yù罷不能。而且古大俠書裏對於女人的妙語最多,可以想見他在風流場上很是滾爬跌打過一番地。

而黃易的武俠寫的比較奇詭,他的更偏重人自身生命的探索,明顯受到中國古代仙佛文化的影響,可以他的破碎虛空係列敘述的就是另一種成仙成佛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人的作品中,又各有一個主線的係列作品是每個人的顛峰之作。比如金庸的shè雕係列三部曲,古龍的飛刀係列,而黃易的則是破碎虛空係列。

這不,東剛才看的就是《邊荒傳》中燕飛和孫恩最後決戰的那一章,孫恩終於在燕飛的協助下破碎虛空而去。

東的古文算不上好,但還看過一些古代的文獻。這得益於在上中學的時候,他曾經擔任過兩個學期的曆史課代表,因此對曆史始終很有興趣的,這個興趣一直保持到他上大學甚至工作以後。

在東的印象中,中國古代的修道其實就是為了成仙。而所謂的成仙,講白了就是追求長生不老,這個概念在《黃帝內經》中有著非常清晰的描述。

《黃帝內經?素問》的第一篇,《上古真論》中這樣寫到: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地,把握yīn陽,呼吸jīng氣,dú lì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yīn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jīng全神,遊行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yù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yù離於世,被服章,舉不yù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jīng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地,象似rì月,辨列星辰,逆從yīn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從這幾段話中可以看出,古人修道的目標在幾千年前追求的其實就是長生不死,而且一直到唐朝,他們追求的都是形神合一或形神並存的境界。如果用道教的神話誇張一點來形容,就是“白rì飛升”。

在追求長生不死的方法上,作為這種思想主要代表的道教,又分為外丹和內丹兩派。外丹,是指煉丹師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煉製出的,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藥。由於自漢以來一直成效不顯,且負麵效果太多,連英明神武的李二皇dì dū倒黴在這個上頭,因此唐以後這個派別就逐漸沒落,而被內丹所代替。

內丹,是指用人體作爐鼎,通過行氣、導引、吐納等方式,使人的jīng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術的淵源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開始的時候也還是追求形神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