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眼前的一片青草綠地,黃浦江綠水幽幽的景象,羅昊也是激動不已。這才是古代上海的風景,可惜到了滿清末年歐洲人進來了,上海也隨之改變。環境越來越惡劣,空氣越來越汙濁,人口越來越多帶來的也是數不盡的財富和環境保護的壓力。現在自己來到明末,是不是也要把上海變成二十一世紀的那種模樣?當然不是,應該是自己的家鄉那樣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是環境絕對不允許因為經濟發展遭到嚴重破壞。今是休息rì,因此羅昊他們全體觸動,早就聽以前的上海黃浦江很美,而且黃浦江裏麵的魚類很鮮美,因此便來到這裏叫上幾個漁民捕撈黃浦江裏的魚來個燒烤。
聽羅昊他們是想來吃魚並觀看風景,餘斌也立即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跟著來,這當然是秦毅做間諜的結果:“羅先生,依你之見本來會有人看不慣上海所作所為,因此必然會有人前來對付我等。可是一直到如今都還沒人前來對付我等,羅先生也有算錯的時候?”
“大人,有人前來對付我等這是必然,但是選用何種方式卻有考究。以我等武器裝備之強盛,加之原先在黃浦江邊對付海盜一下子令我等威名極盛,因此海盜前來對付我等肯定不可能。畢竟海盜並非隻有一股而是很多,如果前來對付我等造成重大傷亡必然實力嚴重下挫,如此就會為他人所乘,甚至因此連身家ìng命也要丟掉。同樣的那些太湖水盜以及土匪之流也是明白此理。聞言我等如此強盛必然不敢輕掩其鋒,以免被他人所乘。如此也就隻剩下一些地皮無賴所組成的江湖幫會組織,他們更是怕死,一般來他們平時表現的很正義,或許受何人所恩惠就有可能為何人賣命,但是如果遇上不該招惹的惡人時他們隻會跑得比任何人都快。至於那些衛所兵,聽聞我等兵鋒極盛更是不敢前來,要是他們前來必然要陛下旨意方可,但是陛下不管事。如此那些臣子想自己親自主持分派jīng兵前來肯定不可能。畢竟我等兵鋒如此,他們別失敗,便是獲勝我等本是海外返回中原之人,能抵抗則罷,不能抵抗最多退回海外便是。待我等在海外發展壯大必然前來尋仇,倒是是何人主持就得何人來承擔此責,那時便是全家滅亡也不會有人為他句話。畢竟他們雖然哥哥自命君子,實際上他們個個皆是人。便是我們未必會退回海外他們也會如此想到。如此一來雖然有人會來對付我等,但是想用用武力來對付我等的人則已經不存在。那麼他們又當如何前來對付我等呢?自然是來尋找我等政法碑上的毛病瑕疵,然後堂而皇之的來跟我等理論。”羅昊很自然地道。
“羅先生,本官有點不明白,如果有朝廷重臣派兵前來,那麼那些衛所兵還敢抗命不成?”餘斌不太明白的問道。
羅鳳仙一聽覺得好笑:“大人,您不明白,現在陛下不管上海之事已經傳揚了開來,整個下有幾人不知道?既然如此就明陛下是站在我等這邊的,那些衛所兵的百總千總之類還能不明白,上海根本就是跟朝廷不和並非跟陛下不和。他們是大明之兵,並非朝廷重臣私兵。如果朝廷重臣下令讓他們前來征剿上海,那麼首先那朝廷重臣就已經是以私心調兵前來征剿上海,如此他們自然是可以堂而皇之的拒絕這樣的亂命。本來那些衛所兵就毫無戰力可言,欺負欺負老百姓還算可以,遇上百戰jīng兵他們隻有潰敗的可能,怎麼敢前來征剿聞言中的極盛的jīng兵呢?”餘斌並不知道後世有句話叫實力決定一切,但是他也不明白這句話其實在老子李耳的道德經裏麵是這樣的‘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也就是國家不能好戰但也要隨時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家衛國,沒有這支軍隊國家就隨時會有被敵國侵略的危險,這支軍隊就是國家安危的最後保障。因此這支軍隊必須強大敢戰並且擁有一定實力,無論是軍隊的戰意上還是武器裝備上缺一不可。當然也含有後勤保障上的問題,而這從孫子兵法裏麵就可以看出來,孫子是第一個知道國家綜合國力決定戰爭勝敗的人,這就是國家對戰爭的後勤保障。同時孫子兵法也了攻心為上。那麼羅昊在打擊海盜的時候故意留下一部分海盜逃回大海就是為了留下攻心之計來攻擊這些以後可能想對付他們的人的。好讓這些人明白不要來對付他們,否則會死的很慘。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人敢到上海胡作非為的原因。更有一點羅昊也沒明,那就是朝廷黨爭,無論哪一方都不會隨便出手,同樣的道理就是一旦自己這方出手對方必然會跟上海聯合起來共同抵抗他們的政治攻勢,從而可以跟上海形成聯手對敵的局麵。也就是現在的上海無形之中就成為了不在朝廷上有實力的大明政治體係的一分子,形成了大名政治體係的三權分立局麵,一個東林黨現在還保持著很強大的強勢,齊楚浙黨則是舉步維艱的勉強抵抗者東林黨的政治攻勢,而上海現在又強勢崛起,如此就形成了現在下政治的三國紛爭的形式。這麼一來無論東林黨還是齊楚浙黨都不會隨便招惹上上海以免唄敵對勢力一舉把自己連根拔起。而這才是羅昊最看重的地方,隻要自己這方一直保持強勢,那麼就可以在東林黨和齊楚浙黨的黨爭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何況自己又選擇了和二十一世紀一樣的發展道路,跟國家最高領導層所領導的政治機構聯手有公然宣布隻忠於最高領導層的那個人或者那些人。就像現在一樣,自己這些人隻忠於大明皇朝、大明子民下蒼生和皇帝。其他人想要自己這些人對他們有什麼忠義心根本就想也別想,就是他們的儒學首聖孔夫子都不是自己效忠的對象。如此一來,大名內部的勢力分布也就這些,加上一點點什麼黨派也不加入的表現的錚錚鐵骨的樣子的所謂忠臣就形成了羅昊這些人加入大明政治鬥爭以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