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sè的十月,秋風送爽,這學期的課程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又剛剛過完了國慶和中秋兩大佳節,燕城理工大學的一切教學和科研工作都有條不紊地在按部就班。
下班前,材料學院的科研副院長——張偉江教授接到了胡大誌副校長的女助手宋文玲的電話,請他下班後務必到胡副校長的重點實驗室去一趟,商量有關胡副校長的院士申請的下一步工作。
作為胡副校長的大弟子兼表侄女婿,張偉江一直都是胡大誌的嫡係,鞍前馬後二十多年了,他已從一個躊躇滿誌、意氣風發的毛頭夥子成長為一個擁有自己研究團隊和實驗室的受人尊敬的學界jīng英,鬢角生出的幾絲華發,眼角和額頭爬上的些許皺紋,以及腹部產生的微微隆起的肚腩,這些歲月刻出的痕跡不僅擋不住他溫文儒雅的中年男人魅力,倒是為他的言談舉止增添了幾分令人不敢隨便質疑的權威ìng。
放下電話的張偉江摘下架在鼻梁上的細邊金屬架眼鏡,微微閉目,用手指按壓著太陽穴,陷入了沉思:這已經是胡大誌第三次申報院士,第一次申報失敗時,胡大誌並沒有過多地責備自己,因為當時胡大誌本身就是臨時起意,準備不足,但是,胡副校長從失敗中真真切切的看見了成功的曙光,原本以為高不可攀的目標卻隻差一步之遙;而第二次申報失敗時,張偉江卻被胡大誌劈頭蓋臉地痛斥了一個下午,歸根到底就是院士申報工作組的公關工作不到位、不紮實,失誤很嚴重,公關經費沒少花,關鍵人物的工作卻沒有做好……;這一次的申報,胡大誌是誌在必得,因為年屆七旬的胡大誌雖然仍被人們尊稱為胡副校長,卻已從副校長的行政崗位上退下來了,隻是他的重點實驗室的幾個大項目尚未結題,仍然被學校延聘,若是這次能成功入選院士,也就不存在退休的問題了;若是不能當選院士,明年也就沒有他胡大誌什麼戲唱了。
誰料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鄭毅燮,他張偉江的大學同學,近年來頗受材料界矚目的異軍突起的新星,在生物材料領域成果豐碩,卻通過幾位院士的提名同時進入院士遴選程序,這兩位候選人同在一所大學,又都是材料學科,競爭的嚴峻可想而知,這一次的爭奪是劍拔弩張,你死我活啊。
張偉江心裏很清楚,從學術水平來,鄭毅燮成為院士的確是當之無愧的,但是,胡大誌的人脈是不可覷的。鄭毅燮啊鄭毅燮,為何每到關鍵時刻,你總是跳出來添亂。隻是不知為何,在這學期開學前,院士評選的第一輪結果尚未公布,鄭毅燮匆匆忙忙辦了自費公派的手續,去美國哈佛大學做什麼半年的聯合研究課題去了,剛剛開戰,第一回合未見勝負,就丟盔卸甲地跑了,其中緣由頗令人費解。
從剛才胡大誌副校長的女助手宋在電話裏的口氣來分析,似乎是好消息。
張偉江從材料學院的大樓裏出來,登上自行車向胡大誌的重點實驗室樓騎去,清涼的晚風迎麵吹來,讓人倍感心曠神怡,雖然胡大誌的專橫跋扈有時讓張偉江受不了,但這棵大樹不倒,他張偉江受到的蔭澤也不會少,因此他還是從內心裏希望胡大誌成功當選院士。
一進重點實驗室裏辦公室的門,張偉江就問宋文玲:“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
宋文玲,當初來燕城理工大學以同等學力考碩士研究生的時候,隻是一個大專畢業的姑娘,由於受到胡大誌的青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時至今rì,也是一個具有博士學位的女副教授,管理著重點實驗室的rì常工作,雖然已是三十二歲的年紀,因為保養得當,看上去卻比實際年齡四五歲,是一位頗有風姿的女人。胡大誌雖然喜歡年輕的女人,但他不會為了女人的問題影響了聲譽和仕途,宋文玲在幾次逼婚未果後,清楚地知道了胡副校長絕對不會離婚,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見張偉江進門,宋文玲走到門口關上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