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薑家壩子(1 / 2)

() 清朝同治年間。

川南崇山峻嶺中有一個水土豐腴的壩子。壩子裏大部分人都姓薑,所以人稱薑家壩子。壩子中的薑姓居民自稱是周朝太師薑子牙的後裔,三百年前從中原南遷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便選擇定居在這裏。

這塊壩子就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隻有一條穿越無數高山深穀的崎嶇古道經過這裏,成為壩子與外界僅有的聯係。三百年來,中原大地的風風雨雨對這裏沒有一點影響,zhōng yāng政權的管治一直沒有到達過這裏。薑姓家族初到時人口不足一千,經過三百年來的繁衍生息,不時還有外姓人口加入,薑家壩子現今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一萬。壩子中的居民點分散成八個dú lì的村落,最大的太公村擁有超過六千人口,薑氏宗祠太公廟就建在這裏,故以得名。

三百年來,薑氏族長一直是薑家壩子的最高長官,居民之間若有爭執,便由族長和德高望重的族中長老在太公廟公斷。像官府的衙門一樣,太公廟前設有一麵讓人鳴冤告狀的大鼓,一旦有人擊鼓,族長便會召集長老們升堂斷案。如果雙方各執一詞,沒有其他人證,無法公斷的,先由族長和長老們調解,看看雙方是否能夠各退一步。如果任何一方堅決不肯相讓的,便由爭執雙方在族長和長老們的見證下,以公平的方式生死相搏,用ìng命來定輸贏。

由於曆史原因,薑家壩子各村莊周圍的田地大部分屬於族長家族。大部分居民都長期租種族長家族的田地,每年向族長家族交租。族長家族變得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有勢力。他們一代又一代建莊園,築碉樓,養家丁。

傳到現在的族長薑封雄時,太公村的薑家莊園薑毓園已經發展成包含數百間房屋的堅固城堡。莊園四周築有兩丈多高,像城牆一樣,上麵能夠跑馬的圍牆。莊園四角建有高高的碉樓,配上半尺多厚的莊門,莊門一關,堅固得像鐵打的一樣。薑毓園中豢養著一百多個護院的家丁,他們每習武,巡邏,守衛莊園。壩子裏其他的村民也習武成風,守望相助。

薑家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壩子中任何一個村莊遭山賊響馬襲擊,隻要急速鳴鑼,全壩子其他村民必須盡速前往救援。所以一般的山賊響馬根本不敢來犯。真正遇到大股流寇,全體村民可以退守薑毓園。園中自有供飲用的水源,儲存的糧食也足以維持全壩居民一年以上的需要,流寇不但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困死莊園內的人,反而會因為自己的糧食先消耗殆盡而陷入絕境。

薑家現任族長薑封雄一直妄想長生不老,所以沉迷於煉丹修仙多年。他聽一個道士,長期飲用人nǎi最有利於提升機體的活力,既能使自己延年益壽,又能加快修煉的進程。於是,他吩咐管家長期在全壩子範圍內找尋產婦,一旦發現立刻重金請到莊園,好吃好喝養著,為自己提供人nǎi。

薑家壩子的河灣村有一戶熊姓人家,戶主叫熊路通,妻子熊尤氏剛剛產下第五胎。此前四胎三女一男,隻留下第一、二胎一女一男,第三、四胎全部夭折。這次產下的又是女嬰,農家重男輕女,本來就不想再要女孩,隻是孩子生下之前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想要男孩隻能繼續懷孕。

那熊尤氏在窮苦農家長大,從ā勞慣了,體格健壯,又曾多次生產,產後恢複得很快。所以,孩子生下未滿十就同意扔下自己的孩子,到薑家去做薑封雄的nǎi媽。管家給了熊路通一筆數額不菲的銀子,便把熊尤氏用轎子抬到薑毓園給薑封雄當nǎi媽。

通常,供薑封雄飲用的人nǎi由nǎi媽自己擠入杯中,再由女傭拿去給他喝。當地的村婦給孩子喂nǎi時並不避忌被男ìng看見自己的酥胸,所以,nǎi媽擠nǎi時也不避忌被人看見。熊尤氏到薑毓園後不久,薑封雄過來看新來的nǎi媽時,正巧碰上熊尤氏坐在床邊往桌子上的杯子裏擠nǎi。那熊尤氏本有幾分姿sè,薑封雄一進門看見她高聳飽滿的Ru房,健康圓潤的肌膚和自己妻妾所沒有的略帶野ìng的身體,心中突然感到一陣衝動。他籍詞把守候在一旁的女傭支開,自己把門插上,慢步走到熊尤氏身邊。他伸手把接nǎi的杯子移開,腆著臉對熊尤氏:

“今不用辛苦你擠nǎi給我喝,我自己過來吸就行了!”

薑封雄伸手把熊尤氏正在擠nǎi的雙手從Ru房旁拉開,順手把她推倒在床上,嘴巴伸向她的Ru房,先用舌頭舔Ru頭和Ru暈,再慢慢用嘴吸住Ru房,一鬆一緊地吮吸nǎi水。熊尤氏半推半就,嘴裏輕聲製止薑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