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到皇極殿的時候,蘇成覺得有些不對,前方傳來的聲音有些大,這樣的情況按是不應該出現的。
朱審烜正準備開口話的時候,蘇成加快了步伐,朝著皇極殿走去,朱審烜隻好一路跑跟在後麵,掌權的時間長了,朱審烜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了,很多時候都是慢慢的踱步,這樣便於思考,也能夠掩飾自身的情緒,唯一的例外就是跟著皇上走路,皇上走路一直都很急促,步子很快,好像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
朱審烜甚至隱晦的提醒皇上,民間有言,走路如跑,必定命不好,誰知道皇上當即就反駁了,這是官本位的思想作祟,因為官步為了彰顯尊嚴,為了拿架子,就是慢慢悠悠的,人家老百姓走路,誰耐煩慢慢走啊。
皇上出現在大殿之前,周圍瞬間安靜下來了。
五軍都督府都督、禁軍大將軍劉鐵漢臉上冒汗,來到了蘇成的麵前。
“皇上,柳大人帶著眾多西域國使者進入了皇宮,屬下阻攔,可柳大人這些使者都是來拜見皇上的,這些使者進入皇宮,不知道規矩,吵吵嚷嚷的,屬下剛才正在教訓他們。”
劉鐵漢是抱拳行禮的。
大晉朝廷早就廢除了跪拜的儀式了,當然也不是民間就沒有跪拜禮了,一般情況之下,長輩和晚輩之間,才有跪拜的禮儀,至於朝廷裏麵,不存在這些了,老百姓見到官員,同樣不用跪拜,隻不過這樣的禮儀。還在慢慢的推廣之中,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早就習慣跪拜了,特別是見到官員的時候,不自覺就要跪拜,年輕一些的老百姓早就按照朝廷的規矩來了。見到官員不存在下跪的事宜。
蘇成看了看大殿之外的廣場,的確有很多金發碧眼的人,有禮部官員正在維持秩序,不過蘇成的身影出現這些,這些人很快亂了,想著湧過來拜。
蘇成很是奇怪,看著身邊的朱審烜,這是唱的哪一出啊,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晉的觸角早就伸向世界各地了,要盤剝到財富不少了,要不然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大晉的銀行開到了世界各地,狂吸資金,大晉朝廷發行的貨幣,世界各地都是流通的,世界各地的人辛辛苦苦的勞作。一部分的勞動成果,就是貢獻給大晉王朝的。
有了這些收獲。蘇成根本不在意各國是不是來拜見的問題,這麼多年過去,唯一出現的三個變化,第一就是朝鮮正式成為了大晉王朝的一部分,朝廷在朝鮮設立了平壤府和漢城府,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全部都是學習漢語和四書五經,參加大晉朝廷的科舉考試,進入到朝廷和大晉各地為官,第二就是原來後金韃子控製的建州,慢慢開始發展起來。大量的漢人移民到這些地方,好多的城池建立起來了,包括朝鮮的不少老百姓,都全家搬遷到建州一帶了,滿人的生存空間,被極大的擠壓了,他們沒有了絲毫的特權,第三就是草原的變化,草原上的城池多起來了,除開遊牧民,很多的漢人也搬遷到草原,覺大部分都是商賈,凡是有錢賺的地方,就有商賈的存在,而草原的遊牧民,也依賴城池,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是到城池去購買,生活的風俗慢慢被漢化。
朝廷之中的諸多官吏,也清楚了這個道理,王朝的富裕,不是靠著嘴巴喊的,也不是繃麵子繃出來的,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成績,需要老百姓的生活實實在在的富裕起來。
朝廷注重發展水師,完全控製了全世界的海運航運,大晉十三年的時候,西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發生了戰爭,兩邊都求助於大晉朝廷,最終朝廷除了派出強大的水師,還要求駐紮在當地的使館和水師出動,給予兩邊水師沉重的打擊,而且宣布對兩國一年的經濟製裁,禁止他們的商賈與大晉有通商往來,這一手差點令兩國的統治者崩潰,最後他們派出所謂的總理大臣,專程到京城來請罪,懇請朝廷解除製裁。
當然,附近一些海域的就更不用了,大晉朝廷儼然就是裁判長,有什麼衝突直接作出判決,誰要是敢不服氣,或者是私下裏鬧事,那就是垮台的命運,而且本國的老百姓也跟著吃虧。
經典之戰是攻打日本。
日本國內一部分人,認為日本繼承了漢唐以來的儒家正宗思想,他們提出來,可以成為大晉朝廷的助手,來幫助打理諸多的國際事宜,當然,這些人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自身是老大,大晉朝廷的實力擺在那裏,人家動動指頭,日本就受不了。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觀點,本不是多大的錯誤,卻惹得皇上勃然大怒,要求駐紮在登州、鬆江等地的水師出動,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登州、鬆江和福建的水師,是大晉朝廷最為精銳的水師,所向披靡的,曾經有前來大晉的學者分析過,就是集中全世界的水師,也敵不過駐紮在登州和鬆江等地的大晉水師,這還不包括駐紮在世界各地的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