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仙人指胎(1 / 2)

三月三,生軒轅。

日出時分,泥丸村東邊的山頭似燃起火燒一般的雲霞,火雲繚繞間,隱隱可見一輪大紅日頭,明光璀璨,似欲撕破際掙脫而出。

這座山低矮圓潤,形似一隻倒扣的碗,山上十分貧瘠,平日鳥不拉屎。

今日不知為何,伴隨著日出,竟然出現萬鳥聚集之景象,鳥聲回蕩,喧鳴不止。

世代生活在泥丸村的鄉民,把這座山叫泥丸山。

傳聞曾有仙人騰雲駕霧經過此處,不心打了個噴嚏從兜裏掉落一個泥碗。泥碗從上砸下,翻了個滾兒,最後倒扣在大地上,就變成了現在的泥丸山。

那個被泥碗落地砸出的坑,便是現在的泥丸村。

丸,同碗,隻是這個碗字筆順複雜,最初的村民並不會寫,就用了丸。

出生在泥丸村的孩子穿開襠褲的年紀都喜歡往泥丸山上跑,嚷嚷著找神仙,不過傳聞中的神仙誰也沒見到過,倒是祖祖輩輩跑下來,山頭給踏平了不少。

泥丸村偏居山腳,與世隔絕,村前一條彎彎的河,河邊住了有百來戶人家。

其中有一處矮房,屋外一圈低矮的土牆圍繞,牆麵還泛著新鮮的泥土色,明顯才新修不久。

清早,這家屋門掛起紅布頭,村裏數百男女老少圍在新修的土牆外麵,屋裏響著一聲又一聲撕心裂肺的嚎叫。

“這都嚎了整宿了,怎麼還生不出啊!”

年過六旬的村長頭發花白,拄著拐棍,一副老身子骨在清早的寒風裏,巍巍顫顫。

昨夜裏,老人忽然聽人傳來消息寡婦胎動厲害,大概是要生了,連忙從炕上爬起,召集全村人來到寡婦家門前等候。

三月初還在倒春寒,夜裏山間更是寒氣襲人,別村長一把年紀吃不消,人群裏的幾個正當壯年的,也忍不住搓膀子,打著哆嗦。

在泥丸村的傳統裏,從來隻有村長家生孩子,才有全村人出動的待遇。

寡婦家和村長沒有半點沾親帶故的關係,但是格外受到全村人的重視。

全村候了一晚上都沒等到孩子生出來,無一人抱怨不,每個人臉上還明顯掛著擔憂,一個個緊張的,都仿佛是自家媳婦在生孩子一樣。

一個年輕的村民麵朝東邊望了望如同被火燒雲籠罩的泥丸山,搓手唏噓道:“時候聽俺爹山上有神仙,見著就能跟著神仙去修什麼長生不老!俺覺得怪稀奇,去山上找神仙,最後沒找到,在山頭撒了泡尿,就再也沒去了!那時候咋想的到,還真有神仙呢!”

“可不是咋地!”不遠處一個村婦,摸了摸自己豐腴的肚皮,遺憾而又幽怨的:“但這神仙咋就隻看上了餘寡婦的肚皮了咧?”

村婦話剛落,立刻被身邊男人推了一下肩膀,嚷嚷道:“瞎什麼!神仙餘家祖上積了德,才得到老爺賞賜,讓仙胎下凡!你沒看見那山上、那上,大夥都是祥瑞之兆啊!這個孩子生下來,以後要被神仙接去上享福的……”

村婦聽完神情更是幽怨,一想到自己才剛生完兩個月,就是個普通的大胖子,還被村裏最有學識的村長起了個大虎這樣俗氣的名字,反手又是推了下自家丈夫,罵罵咧咧道:“別人祖上都會積德,你祖上咋就不積點德!”

村婦剽悍,男人隻反駁了一句就不敢接茬。

其實不止村婦,泥丸村裏但凡這幾年生過孩子、或者正懷著孩子的婦人,無一不是打心底裏羨慕那土牆裏麵嚎了一夜的餘寡婦。

村裏世世代代流傳著仙人的傳。

仙人,能點石成金,騰雲駕霧,長生不老,誰不向往?可就是誰也沒見過。

用村裏活掉牙的老人的話來,這叫沒仙緣。

若是整個村子,大夥吃同樣的糧食,喝同樣的河水,都沒仙緣,這倒好。

但偏偏,就有那麼一戶人家,祖上墳頭突然冒了煙,出了一個有仙緣的種。

而且,這仙緣,還忒不簡單!

餘寡婦家原本釀酒為生。

大概八個月前,餘寡婦去河邊洗衣,丈夫在家蒸酒時暈了過去,不料灶裏火星子掉出,點燃灶邊的幹柴,最後連人帶屋子給燒沒了。餘寡婦傷心欲絕,本來準備一頭紮進村前河裏跟著丈夫一起去。但在這時,一個從東邊山上騎牛而來的老道人,隔空揮了揮袖子,甩出一道彩虹模樣的光,像繩子一樣把人從河邊上綁了回來。

據當時餘寡婦半隻腳都踏進河裏,被繩子一綁,整個人都飛起來了!

當時河邊還有幾個攔著餘寡婦跳河的婦人,全都是泥丸村土生土養的村婦,哪裏見過這等場麵,當即就以為自己見到了真神仙,又是跪又是拜,餘寡婦也嚇得不敢繼續尋死覓活,跪在地上直打擺子。